SLF5000億定向寬鬆 央行的兩難與平衡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訊 李哲】既在市場的預期之內,又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央行對創新型貨幣工具的青睞,不難看出其在承受經濟下滑壓力與重回刺激老路中間正在尋求平衡。

9月16日下午至晚間,市場各方傳聞稱,央行對五大行實施了5000億SLF操作,性質類同基礎貨幣的投放,整體相當於一次性降准0.5個百分點,其後消息得到一些券商的進一步證實。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SLF是央行於2013年年初創設了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LiquidityOperations,SLO)和常設借貸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與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相互配合和補充,將進一步增強央行流動性管理的靈活性和主動性,豐富和完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

創新型貨幣工具****SLF

常備借貸便利的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常備借貸便利的最長期限為3個月,目前以1-3個月期操作為主;利率水準根據貨幣調控需要、發放方式等綜合確定。常備借貸便利主要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必要時也可採取信用借款方式發放。常備借貸便利的使用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

據獲,此次5000億SLF具體操作細節是,央行將在最近兩天分別向五大行每家做1000億的SLF,期限為3個月。

利用SLF來調節貨幣政策,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的第二次使用。早在年初的1月20日,央行就在北京、江蘇、山東、廣東、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開展SLF操作試點,由當地人民銀行分支行向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援。

在整個國內經濟持續疲軟之際,通過定向寬鬆局部增量的方式來帶動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寬裕,這也符合此前監管層對不強刺激政策的明確表態。

實際上,在早三天的9月13日,當8月份宏觀資料一公佈,圍繞著央行應快速全面降准和降息的聲音就層出不窮。工業生產值創下2009年2月份以來的新低,對應的是整個中國製造業的疲軟乏力;房地產投資持續下滑,作為帶動上下游近百十個行業、地方財政來源以及關聯地方債以及銀行信貸的支柱產業,牽一發動全身。

製造業疲軟,尤其是中小企業得不到銀行的有效輸血,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由來已久,而這些年無論是降准還是降息,基本上都達不到預期效果;房地產持續下滑,讓人擔憂泡沫是否將就此破裂,繼而引發中國經濟危機,但同樣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降准和降息後的資金供給,基本上也都流向於此。

央行的兩難:平衡

一方面希望降准降息能真正得到幫扶,另一方面多年來的經驗與教訓也都在說明,資金流入房市與股市的概率頗大,兩者陷入了你進我退、零和博弈的狀態。

面對這種兩難處境,央行今年整體上的“定向寬鬆實際上也是希望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無論是此前的定向降准、PSL,亦或是此次對市場大多數人來說感到陌生的SLF,不走傳統的貨幣政策管道,不給市場以重回刺激經濟老路的預期,央行可謂“用心良苦。

相對全面的貨幣寬鬆,定向降准、PSL以及SLF,對應的是農商行幫扶的“三農與“中小微企業、國開行支持的“棚戶區改造以及五大行所需要的流動性資金。這種一點一點定向寬鬆的貨幣政策,很難說效果完全符合預期,但至少相對于傳統的刺激手段,避免了資產泡沫,而對央行來說,控制起來也相對容易。

“人盡其才、錢盡其用,整體上中國並不缺錢,畢竟119萬億元的M2總量,可謂雄踞全球,然而,如此大的貨幣量,並沒有給中國經濟帶來騰飛,反而使其陷入“畸形狀態。必須承認,靠信貸、靠貨幣支撐起來的經濟模式,始終猶如空中樓閣,很難長久,也不可取。

哈耶克曾指出:“任何想通過信貸擴張來治癒危機的努力,不但只是把病症當病因來治療,而且可能通過延遲必要的真正調整而延長蕭條時期。

擺在中國面前的路,絕不是“刺激模式,它需要深層次的制度改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央行今年以來的貨幣政策相比之前來說,值得稱讚。經濟發展的關鍵是“穩預期,如果刺激預期形成的話,那所帶來的只能是非理性繁榮;如果穩改革預期形成的話,那即使是短期的經濟下滑,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的紅利依舊可期。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SLF定向寬鬆消息傳出的同時,新華社也發表評論稱,“強改革+巧調控的政策模式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保持發展的“穩定器,成為中國完成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五大任務的支柱。

無疑,不全面刺激,定向寬鬆,正是央行的“巧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