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袁慧晶、沈洋)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的考古發掘工作將於14日正式啟動。此前出土的萬餘件文物讓人們對海昏侯生前的奢華生活有了初步了解,但仍留下許多待解謎團,特別是墓主人的身份之謎。答案將隨著主槨室的清理工作而揭開。
棺木為何不在槨室正中?
記者此前在發掘現場看到,主槨室正中位置有一個明顯的盜洞。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軍介紹,盜洞深約14米,是從上方封土堆正中心垂直向下挖而形成,但幸好主棺不在這個位置。
2015年11月4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現場。 新華社記者萬象攝。
目前,考古隊員已確定主棺位於槨室的東北角。“這與其他墓葬中的居中放置不太一樣,也正因如此才避免了其遭到盜墓賊的破壞。”海昏侯墓考古專家組副組長、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仲立說。
也有專家認為,公元318年發生在這裡的一次大地震造成了槨室的坍塌,而且西邊先坍塌,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棺木被推移至了槨室的另一邊角落。棺木不在槨室正中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天意促成,有待隨著主槨室的發掘揭開謎底。
墓主安葬時棺槨是幾重?
棺槨制是古代體現死者身份和等級的一種制度。一般來說,官位或身份越高貴,棺和槨的層數越多。
“此前長沙馬王堆中辛追墓的棺槨是四棺兩槨。”張仲立告訴記者,由於海昏侯墓的主槨室因地質運動發生過多次坍塌,棺槨的保存狀況沒有想像中好。“目前能確定的是海昏侯使用了重棺,但具體幾重不得而知;槨木用料初步判斷有樟木和杉木”。
張仲立還說,古人一般會用織物覆蓋棺槨,像辛追墓的棺蓋上就覆蓋著一幅帛畫。“但海昏侯墓由於經歷過乾濕交替,紡織物保存狀況不佳,目前藏閣中也僅出土5件,棺槨上發現保存完好的荒帷或帛畫的可能性不大”。
棺內是否能發現玉衣?
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是用玉片製成的玉衣。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而成,稱之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分別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2015年11月4日,工作人員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現場清理五銖錢。 新華社記者萬象攝。
記者了解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已發現玉衣逾20件,金縷玉衣僅5件。列侯作為秦漢二十等爵制的最高一等,地位僅次於皇帝和諸侯王。列侯下葬時是否身穿玉衣?如果穿,是什么等級的玉衣?這些謎團,只能等待開棺定論。
墓主人是否為漢廢帝劉賀?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介紹,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襲,一直延續到東漢,史料記載有4代。第一代海昏侯為漢廢帝劉賀,即第二代昌邑王;第二代是海昏釐侯劉代宗;第三代是海昏原侯劉保世,新朝時一度被削藩貶為庶民;第四代是劉會邑。
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生平最具傳奇性,一生經歷了王、帝、侯三種身份。他是漢武帝的孫子、第一代昌邑王劉髆的兒子,曾被權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廢黜,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如果棺內能發現劉賀的印章或者有他名字作落款的木牘,方能成為認定墓主身份的關鍵性證據。”徐長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