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三星專利侵權這件事,無論結果如何,華為都是最終贏家

鈦媒體

text

25日凌晨,華為公司宣布在美國和中國提起對三星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包括加州北區法院和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華為在訴訟中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這些知識產權包括涉及通信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和三星手機使用的軟件。

華為此舉,開門見山地說,個人認為其像征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對於華為而言,此次舉動無論結果如何,華為都是最終的贏家。此番訴訟不僅彰顯了華為在專利技術上的積累雄厚,也同時表達了專利變現的野心。

但更為重要的是為華為智能手機品牌做了一次巨大的品牌營銷推廣,對於提升華為智能手機品牌形像助力巨大。而以往業界以往數次專利訴訟結果來看:此次訴訟結果更可能的是華為與三星雙方和解並達成交叉授權。

一、華為三星此次專利訴訟和解可能性居多

據騰訊科技報道:此次訴訟涉及4G標准專利和智能手機功能相關的專利。而鑒於華為在通信技術上長達28年的通信積累,以及在諸如4G核心專利上華為所占據著重要地位。許多圍觀者認為三星此次必敗無疑,會乖乖交錢。華為的諸多核心粉絲更是用三星與蘋果的專利大戰結果以及華為與蘋果在前不久達成的專利交叉授權結果做出三星必敗的結論。

但此番結論,華為粉絲們可能有點稍顯一廂情願。誠然華為在專利上積累底蘊雄厚,但是三星在專利積累上相較於華為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事實上,在專利持有量和ITE核心專利保有量上,三星幾乎可以說是全方位的超越了華為。

在中國:根據華為自身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華為累計申請中國專利52550件;而三星方面,由北京大學互聯網法律中心組織撰寫的《互聯網技術創新專利觀察報告(2015)》相關數據顯示,三星集團在華申請專利數量第一,達54991件。

在美國: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發布的數據來看,2015年三星公司共獲得5072項美國專利,僅次於IBM,排名第二。而華為則第四十四位,共獲得800項專利授權。

在歐洲;據外媒TechCrunch報道,歐洲專利局公布了2014年歐洲地區的專利申請數據。其中,三星電子在歐洲總計提交了2541項專利申請,位居第一。華為排在第五位,總計提交了1600項專利。

而在LTE核心專利上,與我們一貫認為的華為強勢有所不同。實際上,三星在LTE核心專利授權量上已經小超華為。

據台灣國研院在2014年統計數據顯示:三星與華為在LTE核心專利上位分列二三名,其中三星擁有LTE核心專利652件、華為擁有LTE核心專利603件。

而在2016年,據台灣當局科技部部屬知識產權局聯合全球移動通信各領域專家根據集合了來自歐洲電信標准化安排(ETIS)以及美國專利局USPTO等處的數據,一共包括7516項標准必要專利的全球LTE標准化而撰寫的最新電信工作專利趨勢顯示:近兩年來,三星在4G LTE核心標准必要專利上連續占據全球首位,共954項標准必要專利,占據4G LTE核心標准必要專利份額的12.7%,而華為在則僅以5.3%,排行第七。

從上述各方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華為在專利持有量上,面對三星,其實並不占優。而面對華為的此次專利訴訟,三星方面在聲明中已經表示“將全面評估這起訴訟,並采取適當的措施捍衛三星的商業利益。”而鑒於專利訴訟一貫以來的焦灼持久與你來我往和最後的和解收場,所以個人認為:此次華為與三星的專利訴訟依舊是以和解的可能性居多。

二、華為起訴三星專利侵權,一場聲勢浩大的品牌營銷活動

如上所述,我們已經看到,華為相較於三星,在專利持有量上其實並不占優,也未必能夠討到好處,並且費時費力,那麼華為為何還是不惜與三星撕破臉皮呢?

個人認為,相較於訴訟結果而言,華為更在意的可能是這次訴訟為華為塑造起來的品牌像形。可以說,華為起訴三星專利侵權,更似對華為智能手機品牌進行的一場聲勢浩大的品牌營銷活動。

在此前文章中,我曾談到。各廠商在利用手中專利除開打擊遏制競爭對手、變現、合作之外,更可以為自家品牌進行營銷站台。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當前國內消費者已經開始從價格崇拜轉化到技術崇拜,而國產廠商們也是更樂意用專利來彰顯他們的創新能力,欲求以此來博得消費者對他們的崇敬與喜愛。而華為也是其中之一。近年來我們明顯可以發現:在華為的自我宣傳中,華為每年的研發支出比例和專利積累被頻頻提及。

而作為讓華為品牌為大眾所熟知,成為當紅辣子雞的華為消費者業務來說,其領導者余承東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要超越蘋果、三星,做到全球第一。

但在實際上,雖然華為近兩年來進步巨大,但是其與三星相比,無論是品牌含金量,還是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銷售數據,均存在巨大差距甚至可以說華為與三星相比,還並不在一個重量級上。

在品牌上,用華為引以為豪的Interbrand Top 100來做一個對比就會發現,華為2015年排名第88位,品牌價值升值至49.52億美元;而三星在此榜中排名卻是第七,品牌價值達452.97億美元。

二者差距巨大,而具體到智能手機銷量和份額上,以2016第一季度數據為例,雖然華為增速強勁,但是三星依舊是遙遙領先。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三星智能手機銷量達8190萬部,市場份額24.5%,華為銷量2750萬部,市場份額8.2%。

可以看出,三星依舊幾乎是華為三倍體量,並且隨著三星在S6之後已經明顯表現出了回升勢頭。這對於想欲與三星爭雄的華為來說,自然是不利因素。

而今日的華為訴訟三星,從效果來說,經過全球媒體的一大波曝光,讓多數消費者都認為華為智能手機品牌已經達到了與三星比肩的高度,開始利用專利爭雄。一方面又彰顯了華為的專利創新優勢。可以看到的一個明顯佐證是:在微博、微信上,此消息傳出之後,已經有無數人為華為品牌感到自豪,對華為實力感到崇拜。

從這個層面來說,訴訟結果如何其實並不重要,無論如何,華為都是這一次的大贏家。在智能手機品牌上,過這一輪全球媒體的曝光,對於提升華為的品牌形像力量助力巨大。使之更能夠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三、華為顯露專利變現野心,部分專利積累薄弱的廠商應當警惕

當然,華為訴訟三星,雖然我個人認為其品牌營銷成分大於其專利賠償費用的索求。但是並不意味著這件事情沒有別的意義,在我看來,華為此舉甚至可以說才是國產廠商真正崛起的標志性,應當為之鼓舞,畢竟國產在專利問題上給人留下的固有影響是:一直被人追著打。華為能夠在專利上敢於起訴三星,更是體現了華為當前作為國產智能手機領軍者的地位的鞏固,亦是對其多年來在專利耕耘上的認可。

同時,華為此舉也暴露其專利變現野心,作為專利大廠,華為早已有了專利變現的訴求。早在2014年,當時業界就有傳聞稱:華為對國產部門廠商發出了律師函。雖然事後被華為辟謠。但是面對”專利使用“,華為也作出了如下表示:“華為一直倡導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有償共享技術創新,致力於構建公平健康的商業環境”。

而隨著現今華為與蘋果的相互授權和對三星的起訴,華為與國內廠商們的專利授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而部分專利積累薄弱的廠商,應當加速專利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