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雅加達7月11日電財經隨筆:印尼經濟繁榮離不開華僑華人
新華社記者周檬
餘謙梁
報道員鄭世波
上了年紀的中國人或許聽說過風味獨特的營多面,但鮮有人知道營多面來自千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營多面在印尼被稱為印多面,是已故印尼首富華商林紹良旗下印多福食品公司的速食麵品牌。
因價廉物美,印多面迅速風靡印尼全國,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80%,甚至被認為解決了下層貧困百姓的溫飽問題。印尼《商報》評論說,林紹良的印多面改變了印尼過去以大米為主食的飲食習慣,甚至成為不可缺少的賑災食品。
林紹良出生於中國福建,在印尼創業之初雖一無所有,但憑藉靈活敏銳的經營頭腦,克勤克儉的生活作風,立足於國計民生,適應國民經濟需要,從小做大,不斷將自己的產業做大做強。
幾個世紀以來,與林紹良一樣漂洋過海來到印尼的華僑華人,包括水泥匠、木匠、鞋匠、裁縫、修理工等遍佈印尼,已與當地人密不可分。早期華人從事的行業範圍十分廣泛,包括制糖、紡紗、捲煙、水泥、皮革等,對印尼早期工業和輕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相當重要的先驅作用。近代以來,埋頭於經濟建設的華人很快就在當地闖下一番天地,林紹良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印尼華商總會監事長葉聯禮告訴記者,在印尼各行各業均有華人身影,“印尼華人從做小生意開始,帶動印尼的資源對外貿易,進而帶動整個進出口貿易。”
他舉例說,印尼土地肥沃,盛產油棕,但無人種植開發,印尼華人便靠種植棕櫚樹、出口棕櫚油獲取外匯,棕櫚業已成為華商的優勢產業;印尼礦產豐富,但此前都無人開採,華人參與後帶動國際投資,效果明顯,“可以說,華人經濟是印尼民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商為印尼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然而,由於少數華人富豪的存在,印尼社會存在著“華人掌控了印尼70%經濟的說法”,藉以煽動仇富心理,攻擊華人。對此,印尼著名華人企業家李文正曾在其所寫的《在危機中覓生存》一書中對此予以反駁。他指出,印尼國營企業控制了印尼經濟命脈,產值佔印尼經濟50%以上,而私人企業家佔23%,華人資本僅佔印尼私人企業的70%,遠遠達不到掌控印尼經濟的程度。
居安而思危,如今的印尼華人在生活上愈發低調和簡樸,更有人長年致力於公益事業,促進當地族群和諧,推動共同發展。集銀行、地產、礦業、農業等多元化產業於一身的印尼AG集團董事長郭說鋒設立了AG關愛基金會,每年斥資數百萬美元用以運營南蘇門答臘島的印尼丹伯靈自然保護區和巴厘島的紅樹林保護區,此外還在印尼國內外的多場抗震救災工作中出資出力、捐錢捐物。
多年來,AG關愛基金會下的各類環保、慈善項目累計惠及110多萬戶印尼家庭,郭說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飽含深情地說,作為印尼華人,自己生於印尼、長於印尼、也將死於印尼,“印尼給了我發展機會,所以我一定要回饋印尼社會,讓印尼百姓在AG關愛基金會的幫助下慢慢富裕起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