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產能過剩威脅中國經濟

APD NEWS

text

《金融時報》日前刊登一篇評論,指中國產能過剩依舊是中國最大的問題之一,而危機的源頭正是中國政府對一些產業的補貼扶持。

《金融時報》以中國光伏產業為例,稱中國大量補貼光伏公司,讓他們廉價出售其產品到歐美國家,以價格優勢將歐美競爭者拒市場之外。

但報導中指出,此市場戰略導致了嚴重的產能過剩。曾經中國的光伏巨鱷尚德電力就在今年三月申請破產保護。

除了光伏業,中國此前為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元的刺激專案還造成了鋼鐵、水泥和鋁等一系列產品在出口市場轉弱、房地產價格下跌以及金融緊縮的情況下繼續增加產量。

中國領導人們在2005年就非常擔心產能過剩問題。在201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論壇上,修復產能過剩問題成為了平衡經濟的核心。

IMF2012年發佈的四號檔顯示,中國的平均資本利用率從2007年底的80%下降至了2011年的60%,顯示著經濟運行效率減慢。中國自從2000年開始就受困於低於80%的利用率,而2007年的高峰主要由外部的需求所推動,也隨著雷曼兄弟的倒下而風光不再。

中國的平均資本利用率從2007年底的80%下降至了2011年的60%

解決方案

要解決產能過剩絕非易事。在2013年的報告中,中國鋼鐵協會主席徐樂江提出了四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中央經濟工作坊提出分“四批解決:第一批由國內需求的生產和擴張解決,第二批由加快開放在海外解決,將第三批通過生產組織結構的調整合理化,而第四批過剩的產能則經由安全能源排放標準而消除。

“至於鋼鐵過剩的產能,我們必須通過市場化手段通過競爭解決。儘管在此過程中會有所損失,但這不是可避免的。鋼鐵企業必須努力工作,積極走出去改變產業鏈,提高產品的豐富性及品質,保證市場競爭及多樣化。

這基本上意味著“更快的折舊以及更慢的新投資增速。也就說明已經受到產能過剩影響的行業可能會在去杠杆化和合併產能時經歷更嚴重的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