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观察 | 中美关系不应如此“较劲”

亚太日报

text

林宏宇(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势头有些不对劲,谈3点粗浅看法,供大家批评:

一、我们不宜过度渲染阿拉斯加会晤中不愉快的开场白,这样做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

近日有关中美关系的文章很多,大多是在回顾、回味,或品味、欣赏19号会晤中方开场白的扬眉吐气。但解气过后,很多关心中美关系的人都有些失落,中美双方目前这样相互较劲的状况是我们希望看到吗?3月11日外交部宣布这个会晤消息时,笔者曾第一时间发表了一篇小文,提了3个看点,现在回看依然如故,依然是那个判断。笔者依然认为这次会晤是成功的、必要的,美方是有诚意的,中方更是有诚意的。也正如杨洁篪在会晤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表示的,双方“就各自内外政策和双边关系进行了坦诚、建设性交流,这次对话是有益的,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 所以,我们不宜过度渲染阿拉斯加会晤中不愉快的开场白,这样做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当然,之所以会有那样意外的开场白,主要原因是美方在会前搞的“小动作”破坏了会晤的气氛。但这也说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说明我们还不熟悉布林肯的外交“套路”。技术官僚出身的布林肯,擅长于战术策划与周密部署,耍小聪明,搞“技巧外交”是其特点。但他坚持多边、合作的理念依然是中美关系走出低谷的共同点。

二、美方有改善中美关系的客观需求与主观愿望。

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叠加“百年不遇”的美国总统,已然重创美国。美国皮尤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些最新的民调数据,其中有3个数据可能影响未来中美关系。这3个数据是:1、美国民众对美国联邦政府的不信任度达到195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2、美国盟国的民众对美国政府抗疫的评价极低,其平均值不到中国的一半。3、美国最主要的盟国(五眼联盟中的3个、加上法国、德国、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创造20年来的历史新低。由此可见,抗击新冠疫情、弥合社会分裂、修复国际名声、恢复国内经济——将成为拜登政府未来执政的4大优先目标。显而易见,这些目标都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与配合。

另外,从大国博弈的视角来看,俄罗斯将成为未来美国及欧盟要防范与打击的第一目标。这可从拜登近期“慕安会”讲话看出来。拜登在讲话中多次直接提到俄罗斯的威胁,而且还很罕见地直接点名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拜登认为俄罗斯对美国与盟友的威胁是直接的、致命的。这可从他“火药味十足”的用词窥见一斑,他用了“攻击”(Attack)、“破坏”(undermine)、“欺凌”(bully)、“恐吓”(threaten)、“武器化”(weapenize)、“堕落”(corrupt)等重词来描述俄罗斯的威胁。而在拜登看来,中国对美国带来的威胁与俄罗斯是明显不同的。他认为“中国是美国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long-term strategic competition with China)。而且有意思的是,从其讲话基调中透出的是一种对华经济竞争失利的不满与怨懑,并无高调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他把中国的挑战主要界定的经济层面(economic abuses and coercion)。而国力受损的美国显然不可能同时两线作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对华和解与改善可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三、努力用好中美关系改善的窗口期。

拜登上台给急剧下降的中美关系带来了希望,拜登第一年执政是中美关系改善的窗口期。应该说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迫切愿望,在这次阿拉斯加会晤之前,中美之间有意义的隔空互动已不下10次。尤其是2月11日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通电话,更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带来了重大契机。习近平强调,中美在一些问题上会有不同看法,关键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建设性方式妥善管控和处理分歧。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一场灾难。拜登也表示,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伟大文明的国家,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中两国应该避免冲突,可以在气候变化等广泛领域开展合作。美方愿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展坦诚和建设性对话,增进相互理解,避免误解误判。可以说这次阿拉斯加会晤就是美方贯彻“习拜电话沟通”的精神而精心设计但“用心良苦”的行动。这次会晤可视为中美关系改善的窗口打开了,但开得并不好。由于受到特朗普、蓬佩奥后期极端负面对华政策的消极影响,加上美国国内极端对立的政党政治的氛围,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短期内还将受到负面因素的延续影响。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