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解讀專題報告:新商機新作為

廣西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8月23日,在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專題報告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趙晉平作了《“一帶一路”區域合作的內涵、經濟影響與政策舉措》專題報告。報告全面闡述了“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一帶一路”區域合作的區域影響、對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推進“一帶一路”區域合作中政府的作用和企業的策略。

10個關鍵詞揭示深刻內涵

今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這是中國政府推進“一帶一路”區域合作的一個戰略規劃文本。

對于這樣一個宏大的區域合作戰略,該如何理解它的內涵?趙晉平說,可以重點把握10個關鍵詞:歷史傳承、大國責任、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內外兼修、陸海統籌、東西雙向、經貿先行、設施聯通、市場作用。

他指出,開放包容是作為“一帶一路”區域合作的根本之點,不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各國,沒有開放的精神和政策不行,沒有包容的理念不行,國家之間不能以大欺小、以強凌弱。內外兼修,既要推進區域內成員之間的緊密合作,也要加強區域內成員和區域外成員的合作。東西雙向,未來通過“一帶一路”區域合作,強調的是東西雙向的開放,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向西開放,進一步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培育新的增長點。市場作用,即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和推進區域合作的需要,積極投身于“一帶一路”區域合作,這是政策促進的目標,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區域合作關鍵點。

未來5年6.6萬億美元的投資需求

在推進“一帶一路”區域合作中,中國企業面臨哪些商業機遇?趙晉平指出,“一帶一路”區域各國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合作伙伴,中國對“一帶一路”64個國家貿易年均增長21%,直接投資年均增長46%,尤其是工程承包,中國對外工程承包一半左右集中在這個區域,這也正是未來商業機遇所在。

而根據亞行預測,在2015年到2020年期間,面向絲路區域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到6.6萬億美元左右,從2015年到2025年10年測算會達到14.3萬億美元左右,這是巨大的投資需求。從地區來看,至2020年期間,東亞東南亞地區有4.2萬億美元投資需求,南亞是2.1萬億美元投資需求,占據其中重要的比重;從領域來看,電力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占比最高,達到3.1萬億美元,其次是公路、通信等領域,分別有2.1萬億美元、0.9萬億美元的市場需求。

趙晉平說,總的說來,“一帶一路”區域合作對中國經濟主要有5個方面的影響: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力、促進結構調整的助推器、重要能源和資源的安全保障、培育中國跨國企業的重要平臺、互利共贏區域合作網絡的橋梁和紐帶。

但另一方面,面臨的困難與障礙也不容忽視,包括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緩慢、區域內貿易投資比重偏低,貿易和投資往來存在較多障礙等。

政企“各司其職”共同發力

趙晉平認為,從政府的角色定位來看,應重點發揮引導推動、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三大作用。

首先,政府應加大和沿線國家之間的政策協調和溝通,建立更多的促進這個區域發展的投資合作機制、建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等。其次,提供財稅政策支持,加強貨幣金融合作,鼓勵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等金融創新。第三,提供服務保障和風險防控,包括區域內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作用協調、規范企業行為,加大人才培訓力度,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安全保障等。

趙晉平說,企業的戰略選擇要有逐步推進升級的過程,由單一的資源獲取和市場份額的提升,逐步向培育跨國公司和技術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轉變,只有通過這個過程,才能不斷提升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使中國企業在價值鏈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回報。為此,企業需要重點在掌握信息、制定策略、當地融合、協同合作、廣招人才等5個方面做足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