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記者閔捷黃歆】一襲黑衣,滿頭白髮,目光炯炯。剛剛年屆70歲的畫家陳玉圃,日前在香港中環榮寶齋香港分店出席“禪風詩韻——陳玉圃傳統繪畫作品展”,該展覽展出了他的山水、花鳥和人物畫作品60餘幅。
3月28日,著名山水畫家陳玉圃在香港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劉昀攝
畫展開幕翌日,陳玉圃先生近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數十載深耕厚植儒釋道文化畫風脫俗
3月27日適逢陳玉圃先生70大壽,又剛好趕上畫展開幕,心情很好。他此番是第一次來香港,作為山水畫家,他感覺香港海灣的風景甚佳,藍色的大海感覺像內江。在廣西南寧和桂林工作、生活多年的他,對桂林山水情有獨鐘。早年陳玉圃曾師從著名畫家黑伯龍先生,1980年考取廣西師範大學中國畫專業研究生,導師為嶺南派巨匠黃獨峰先生,後來留校任教。1997年他回到北方,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藝術系,直至退休。
“我在桂林時就住在七星公園附近,每天早上爬山,看山,思考。好多人畫桂林山水畫得像李可染、白雪石,究竟怎樣表現才能不落俗套?我一開始也很不自信,不敢畫。對藝術理解之後,經過提煉,感覺悟到了東西,一方面是對自然的認識,一方面是對佛學的認識。”陳玉圃探索一種“內化的視角”,從山中向外看桂林的山水,果然別具匠心。
縱橫南北的生活閱歷,一生為人師表的樸素追求,反映在陳玉圃的繪畫中,即是平和自在、變化從容的藝術風格,畫境清奇野逸,空靈淡遠。其畫風中既有濃厚的古意,又具有獨特的藝術性格——平和而堅韌,清逸又從容。一點一線,詩意禪意,都源自數十年深耕厚植的儒家文化積累和豐富的人生曆練。
由於長年工作在中國山水畫教學第一線,陳玉圃將多年繪畫和悟道的經驗加以總結和梳理,出版了《山水畫理》一書,成為藝術院校中國山水畫的教科書,幾經再版,受到習畫的學生們的歡迎。
“聊寫胸中逸氣”“畫道”貫穿始終
在陳玉圃眾多山水畫作品中,有一幅《樗之圖》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畫面上一棵旁逸斜出、碩大無比的樗樹,上題一則《莊子》中關於“無用之材”——樗樹的故事。畫家以樗樹自比,因被匠人視為“無用之材”而免遭砍伐,偏居一隅卻最終長成參天大樹。畫家將自己的書齋也命名為“樗齋”以明志。
陳玉圃認為,“畫道”是傳統繪畫的核心,像珠子要在一條線上串起來一樣,“畫道”就是那條線。老子講無為,是尊重自然規律。用老子的觀念,把複雜變簡單,化繁為簡,千山萬水都在一點一線之間。正所謂“畫道無為”,是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
這是香港榮寶齋提供的著名山水畫家陳玉圃的畫作。
藝術評論家吳悅石說,陳玉圃作畫喜用長鋒健穎,拖泥帶水,跌宕縱橫。“揮毫之時,筆隨氣韻;筆生則勢成,勢成則韻遠。”
據介紹,陳玉圃作畫頗貴“無心”——要摒棄心中雜念,使心澄靜,求得一真。他認為,畫家作畫應本於性情,因熱愛而畫;不應設情為之,把繪畫當作敲門磚。
香港美協主席蕭暉榮說,自唐以來山水畫即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展現,傳統筆墨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現方式。陳玉圃先生繼承自古老傳統的仙境山水、書畫並茂的文人情懷,成就了多彩豐碩的山水畫面貌。
虛靜恬淡而“平中見奇”畫品如人品
詩、書、畫俱佳的陳玉圃,尤喜筆墨淺淡,平中見奇,他借清代著名畫家惲南田的話說:“妙在平淡,奇不能過也;妙在淺近,而遠不能過也。妙在一水一石而千崖萬壑而不能過也,妙在一筆而眾家服習不能過也。”
1992年,陳玉圃開始研讀《金剛經》,感悟良多,畫風也隨之轉變。與繪畫結合,意在象外,意在心中,人為物役,很容易失去自我。他說:“畫家最可貴的是靈魂,藝術需要靈魂,靈魂需要淨化。所有藝術無不是畫家靈魂的表現,書如其人,畫如其人,正是這個道理。人有品位,畫才有品位。”
這是香港榮寶齋提供的著名山水畫家陳玉圃的畫作。
對於創新,陳玉圃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新是追不完的,新舊只是過程,不主張盲目追求創新。藝術沒有新舊,只有好壞。創新肯定不是藝術的標準,藝術不重表像,重內在。他說,創新應該是不斷完善,以止於至善。
陳玉圃說:“繪畫與我有緣,一生鍥而不捨地追求和思考,但並不盲目追求古人、名人,因為今人與他們都是平起平坐的。繪畫、做人都看境界,但境界不取決於地位、金錢,而在自己的內心。”他主張淡化欲望,淡定從容,為人退讓、包容,保有慈悲情懷。他說:“人與藝術都需要靈魂,至美、至善、至真,方能擺脫欲望的束縛,靜觀自在,照見五蘊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