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演绝地大反弹,A股乘胜追击三大股指全线“飘红”

界面新闻

text

继昨日收复3000点后,A股今日乘胜追击。3月5日上午,三大股指全线上涨。

早间开盘,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金融股发力上涨,带动沪指上行。上证指数午盘收涨1.4%,报3053.91点,创业板指收涨1.04%,报2192.03点,深证成指收涨1.12%,报11621.21点。

盘面上看,农牧饲渔、食品饮料、输配电气居板块涨幅榜前列,软件服务、安防设备等跌幅靠前,两市个股呈普涨态势。

北上资金方面,据广发证券统计,2月份净流入116亿元,与1月份净流入384亿元相比明显放缓。

广发证券认为,2月份北上资金流入趋缓的原因是海外新冠疫情扩散驱动全球风险偏好下降,全球市场由risk-on(逐险)转向risk-off(避险)。

绝对规模上,2月份北上资金有半数行业净流入。净流入前五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气设备、计算机、休闲服务,净流出前五为家用电器、银行、电子、建筑材料、通信。

从外围市场来看,隔夜欧美股市也是“涨声”一片。

当地时间3月4日,美股上演绝地大反弹。截至当日收盘,道指报27090.86点,涨幅为4.53%;标普500指数报3130.12点,涨幅为4.22%;纳指报9018.09,涨幅为3.85%。

欧洲股市方面,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91%,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1.26%,法国CAC 40指数收涨1.33%。

分析人士认为,美股4日反弹与拜登在“超级星期二”的大获全胜不无关系。此外,最新出炉的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尽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恐慌情绪,但2月份美国私人部门就业人数依旧实现增长,环比增加18.3万人,远超市场普遍预期。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分析称,3月市场将进入四期叠加的环境,市场依然处于“小康牛”的途中。首先是疫情在中国境外进入蔓延期,但全球资本市场已出现较为充分的调整,美股巨震预计不会进一步诱发全球系统性风险。其次是国内经济进入快速恢复期,政策层加码,复工/复产开始加速爬坡,预计4月基本接近正常水平。料3月科技股将进入业绩和估值的校准期,优质科技白马将最终胜出。对投资者而言,A股不会出现春节后快速“V型”反转的态势,是逐步配置A股的良机。

国信证券燕翔团队也认为,在疫情影响之下,节前节后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回调。不过疫情的影响既是阶段性的,也是一次性的。虽然近期外围市场对A股带来了一定的扰动,但整体上看,A股当前依然走势较为坚挺。

该团队指出,即使受疫情影响市场短期波动加大,科技板块持续强于大盘的走势却从未间断过。站在当前时点,依然维持此前的观点不变,坚信科技创新大时代风格将会延续。这背后的逻辑主要总结为以下三点,一是科技企业本身的盈利周期在向上,蓝筹白马和科技股两者的盈利位置发生了变化;二是在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呵护市场流动性;三是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在不断完善,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创新是最大共识。

对于港股市场,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近期市场情绪还会受到海外疫情进展影响,短期看港股仍处在盘整期间。

他指出,从海外疫情态势来看,多数防控措施2月25号前后才开始,加之各国防控强度不同,海外疫情不一定能在14天内到达高峰。而疫情对股市的冲击是在高峰过后才开始缓和,即股市低点对应疫情新增高点,以A股为例,2月3日全国(非湖北)新增确诊病例见顶回落,股市2月4日后开启反弹。

从估值水平、股息率等角度来看,港股处于低位,仍是价值洼地。未来何时盘整结束重新上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要看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进展,二是跟踪国内对冲的政策及基本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