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歐洲夜未眠:恐襲頻發,何去何從?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記者郭怡

一夜之內兩起襲擊事件,打破了歐洲臨近聖誕節的祥和氣氛。當地時間19日傍晚,一輛大卡車突然衝進柏林西部市中心一處聖誕市場,目前已造成12人死亡50余人受傷。而事件尚未平息之時,瑞士蘇黎世突傳噩耗。據蘇黎世警方證實,一槍手潛入蘇黎世市中心的一座清真寺,隨機向正在祈禱的人群開槍,造成至少3人死亡。

恐怖襲擊緣何頻發?

盡管目前兩起事件作案者動機未明,官方也未正式定性事件性質,但據有關情報顯示,這兩起襲擊很有可能是恐怖襲擊。德國的貨車衝撞也讓人聯想起今年7月發生在法國尼斯的卡車恐怖襲擊事件。在爲無辜遇難者祈禱的同時,人們也不禁發問:原本寧靜的歐洲緣何頻頻成爲恐怖襲擊修羅場?

新華社地區報道中心記者、前駐歐洲總分社記者張偉在接受亞太日報的采訪時表示,歐洲恐襲頻發,原因複雜,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從外部來看,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崛起,在歐洲獲得很多追隨者和同情者。

有報告顯示,約5000名歐洲人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成爲“聖戰分子”,其中三分之一回到歐洲,這些人可能發動襲擊。從內部因素來看,歐洲社會、族群矛盾激化,一些人因爲個人遭遇、成長環境的影響,更容易接受極端思想,最終發動襲擊。法國巴黎恐襲發生後,人們發現,襲擊者竟然大都來自布魯塞爾莫倫貝克區,這片遭到主流社會長期忽視的區域早已成爲“聖戰分子”的重要窩點。

張偉認爲,歐洲將長期面臨恐怖襲擊的威脅。由于歷史、政治、經濟、民族和宗教等諸多複雜因素相互交織,歐洲社會矛盾衝突仍將激化,不穩定因素也將隨之增加。即使加強反恐措施,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問題。

恐襲陰影下的歐洲一體化

二戰後曆經戰火洗禮的歐洲百廢待興,在“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口號帶領下,歐洲開始了一體化進程。然而半個多世紀後,英國退歐,歐債問題等一系列風波使歐洲一體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恐怖襲擊陰雲籠罩下,是加強聯合還是各自爲政?歐洲一體化又將何去何從? 張偉認爲,恐襲頻發,歐洲各國也已經意識到各自爲政的弊端,也希望加強合作,更多地發揮歐盟的作用。目前,歐洲各國也會共享反恐情報,但受限于各國自身資源、行政系統、部門利益等因素,合作仍需進一步加強。未來在法國、德國和意大利三國推動下,防務合作或將成爲歐洲一體化新的抓手。

歐洲大選年向“左”向“右”?

明年是歐洲大選年,法國、德國、荷蘭等國主流政黨都將迎來大考。在張偉看來,恐怖襲擊會對大選産生影響,不能排除出現恐怖襲擊左右選情的情況。恐怖分子發動襲擊,最大程度制造傷亡引發轟動效應,必然有著政治或其他方面的訴求。同樣,恐襲頻發難免會影響到歐洲國家的政治風向。今年夏天德國發生多起恐襲,就讓默克爾政府飽受壓力,也給她明年再次連任的前景增添了不確定性。

當前,民粹主義思潮衝擊歐洲,極右翼勢力強勢擡頭已是不爭的事實。歐洲幾乎每個國家都有民粹主義政黨活動,比如法國極右翼國民陣線、德國選擇黨、意大利五星運動黨等。這些政黨基本上都反對外來移民、反對歐盟或歐元。恐襲頻發,將給這些民粹主義政黨提供更多“彈藥”,可以向主流政黨發難,撈取更多政治資本,從而左右選情。

張偉,新華社地區報道中心記者,前駐歐洲總分社記者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爲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和國際問題專家,長期從事國際報導,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