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冠肺炎康复者:消除偏见歧视,严惩网络暴力 | 两会聚焦

界面新闻

text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民众生活已基本回归正常,但因疫情造成的各类心理创伤正逐渐显现。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将向大会提交《关于消除新冠肺炎社会歧视问题的建议》,他建议,要避免对新冠肺炎康复者造成“二次伤害”,相关部门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去解决社会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歧视问题,帮助其完全回归社会。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医师蔡卫平则认为,相关部门对个人信息保护存在明显漏洞,疫情防控中应加强公民信息保护。

蔡卫平建议,要严惩网络暴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增加“因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收集到的自然人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处罚条款。

界面新闻注意到,对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来说,不仅身体上受到病疾病伤害,心理上也往往因外界的偏见、歧视而极易受到“二次伤害”,甚至一些患者由于隐私信息被泄露,导致本人和亲友遭受极端的网络暴力。

2021年2月底,黑龙江绥化一位新冠确诊患者王某某治愈后回家,救护车刚到小区门口便遭到小区居民的阻拦。尽管医护人员进行了劝说解释,但小区居民坚决不让王某某进入小区。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得将该女子送回乡下老家。

2020年12月8日,成都20岁确诊病例赵某的流调信息在网络流传。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女孩的姓名、年龄、身份证、朋友圈、生活照等隐私被网友一一曝光。甚至有网友吐槽她的长相,并对其私生活进行斥责,称其是“转场皇后”。

武汉音乐广播主持人郝丹同时也是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他曾在直播过程中坦言,自己对于因感染新冠肺炎受到的歧视和误解感同身受,“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歧视误解和谣言。去正视一些问题,比远远的去评论或起哄要好得多”。

张伯礼表示,疫情爆发之初,对确诊者的排斥可以理解为当时人们对新冠肺炎缺乏了解。但是一年后的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包括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应聘得不到到公正对待,普通民众得知门诊医生、专家有新冠肺炎病史便直接退号退诊等。

诸如此类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也引发了业内关注。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曾援引世卫组织的一项研究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可能在一至两年内得到缓解,但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将持续十年,甚至更久。

陆林表示,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痛苦和职业倦怠等问题可能长久地影响康复者的正常生活。而这其中,新冠肺炎康复者、一线医护人员的精神心理健康状况需高度关注。

去年以来,陆林多次带领团队赴武汉调研,发现许多新冠肺炎康复者在社交、工作等方面遭遇偏见,无法完全回归社会。部分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不愿意去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这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陆林举例说,“一位平日爱好跳广场舞的阿姨,在新冠肺炎康复后希望继续加入跳舞队伍,但遭到拒绝。一位曾在医院工作的感染者康复后,看到别人在自己面前洗手、家人朋友不再和他一起吃饭,心情沮丧”。

为避免对新冠肺炎康复者造成心理上的“二次伤害,张伯礼建议,对于新冠肺炎康复研究的进展情况应该及时进行公开,并且要妥善利用媒体资源向公众传播,消除社会民众对于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偏见和歧视。

张伯礼还建议,各级政府应该走访“新冠肺炎”康复者的家庭,询问他们在工作、生活方面有无困难,针对相关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劳动保障部门应开展专门调查,制止用人单位以“新冠肺炎”的名义歧视康复者,对于辞退或不录用的歧视行为严厉处罚并进行社会公示。

此外,针对疫情防控中公民信息的保护,蔡卫平建议,全国统一流调采集数据和信息公开模式,流调数据按照有限采集、不歧视、简便的原则,所有数据仅限于有助于疫情防控需要,不能无限采集。针对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信息公开不能有指向一个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信息;也不能有地域、性别、民族、职业的具体描述,减少相应的歧视。

蔡卫平还建议,对参与疫情信息采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开展相关法律和规章的学习教育,签署保密协议,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增加“因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收集到的自然人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处罚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