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郑璇】2021环球时报年会12月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疫情下世界·危局与变局”。在议题三“中印关系,站到了十字路口?”的讨论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刘友法表示,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主要是因为两国生产制造能力的不对称造成的。
“有7000多印度商人在义乌做生意,在广州也有几千印度商人做生意。”刘友法表示,中国和印度进行贸易给印度消费者带来好处。相较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时间,印度发展较晚,是1992、1993年才开始的,制造业一直不温不火发展不好,这是造成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如何解决中印贸易问题呢?刘友法认为,根本出路第一在于双方开放市场。印度应该允许更多中国企业把生产线、加工设备挪到印度去。不过印度多届政府不欢迎中企参加印度基建,对中国商品加收歧视性关税,对中国APP和制造业企业也不欢迎。刘友法表示很理解莫迪总理的理念,即印度制造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过,中国有一句俗语,要学会跑先要学会走,你不会走又不让别人走,世上哪有这种道理?”刘友法问。
刘友法称,在中印出现对峙的情况下,印度大米照样卖给中国,这显示了中国的大国气度。要解决中印贸易摩擦,还是要想方设法通过对话、通过谈判解决。英语中有一个说法是“两个人才能跳探戈”,解决问题要双方都认识到问题出在哪、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然后采取共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