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这群有趣的人,与书一样珍贵

澎湃新闻

text

一档叫《但是还有书籍》的小众纪录片,以其良好的口碑不断发酵出圈,其在豆瓣的评分9.4分,在B站的评分更高达逆天的9.9分。该纪录片由罗颖鸾担任总导演,胡歌担任配音,其以书籍为主题,讲述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形形色色写书人、做书人、爱书人、读书人的故事。胡歌担任整部纪录片的配音,是纪录片出圈的一大功臣

关于阅读的益处,想必不用过多强调。但令人尴尬的是,哪怕知道阅读好处多多,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浮躁时代,并没有多少人静得下心来看一本书,也有太多人一年到头可能未曾翻阅一本书。因此,网络上我们经常看到读书之人在喟叹,世风日下,人们都不读书了;可能还会顺带批评下,这是娱乐至死的年代,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娱乐八卦和短视频上面了。

但事实上,类似的批评,是一种太过容易、情绪大于价值的批评。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丰富驳杂的。有人读经典名著,有人热爱知音体的通俗言情故事,这两类读书是一样的吗?图书市场的确有无数认真做书的人,但也有太多唯利是图的书商,粗制滥造的书籍数不胜数,花时间读这一类书籍还不如不读。一个更尖锐的提问是,“读书”一定得读纸质书吗?我们并不怀疑某些人对于书的质感、书香的热爱,但书籍的核心价值,永远是它承载的思想,而思想并不因为它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载体而改变。因此,与其纠结于“读书”这一形式本身,我们不妨去关注“阅读的质量”:人们是否仍在阅读?人们是否懂得辨别并获取有价值的内容,不管它的载体是书籍、公众号还是客户端?

这是本文评论《但是还有书籍》的前提。无论是豆瓣、B站还是公众号上的相关推介文章,核心观点是讴歌书、讴歌读书人,将读书无限拔高,顺便批评一下这个不爱阅读的时代。这类老调重弹的声音,反倒可能阻挡那些有阅读渴求、但鲜少“读书”的人,或者那些不爱读书的人,去了解这部纪录片的意愿。将“读书”理解为“读纸质书”,或者不加辨别笼统地倡导“读书”,都是狭隘的。

《但是还有书籍》的主题虽然是“书”,但它的最终落脚点是“人”,那些与书有关系的人。就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虽然主题是文物,但最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有着工匠精神的人。因此,也许你爱阅读但少读纸质书,也许你热爱读书但不爱被拔高或道德绑架,也许你一点都不爱读书,都没有关系,《但还是有书籍》里面的人,也很有意思。

《但还是有书籍》第一集《书海编舟记》关注的是,那些编书、译书人的故事。纪录片伊始,胡歌质地和缓温柔的旁白响起,“编辑、译者,他们穿梭于字里行间,钻研着逗号句号的学问,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探寻文学的矿脉,他们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语言的桥梁,摆渡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编织着,航行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舟。”一本书是否值得出版、引进或翻译,编辑把的是第一道关。书海浩瀚,大浪淘沙,摆渡的编辑并不轻松。

《书海编舟记》关注编辑与译者

《书海编舟记》讲到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的故事。俞国林主要做的是古籍整理的工作。古籍的史料价值很高,但它的确小众,大多数人一生都不曾去翻阅古籍,古籍编辑是一个鲜少被关注到的群体。工作虽冷门,对编辑的要求却很高。就像俞国林说的,“编辑这个行业,时间和质量是成正比的,时间投入太短,质量肯定就不能有所保证了。所以编辑坐得住,是第一位的。”

俞国林

除此,你还得有敏锐的眼光。因为很多古籍或史料,并不是现存的,是需要编辑去发现、去整理。像俞国林说,很多重量级的书籍,都是他在读别的书的过程中,别人的一个注脚或一句话提到,他就去寻找书稿,重新发现了它们。他前后花费13年,经过七八遍校对,终于在2018年出版的、有着重要史料价值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其线索是他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一书中发现了郑天挺西南联大的日记摘选,最后从郑天挺的后人那里确认了有郑天挺几十本日记的存在,并得以面世。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从1938年到1946年,几乎贯穿整个西南联大时期,不仅是一本郑天挺的个人日记,更是一部全面的西南联大史

《书海编舟记》让人联想到日本以出版业为背景的一系列影视剧,比如石原里美的《校对女孩》,黑木华的《重版出来》,尤其是松田龙平的《编舟记》。这些剧集里的主人公都有一个特质,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坐得住冷板凳,甘为他人做嫁衣。就像《编舟记》中一本字典花费好几个人15年精力,不为金钱,也不为虚名。在《书海编舟记》的编辑和译者身上,观众也会被他们的专注精神所感染。很庆幸,还是有这样一些珍贵的灵魂,坚守文化阵地,编织思想之舟。

《编舟记》中默默编字典的马缔光也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集主题是《二手书的奇幻漂流》,诉说着书籍和爱书人的奇遇故事。第三小段的主人公,是上海一对80后夫妻lulu和蜗牛,从租书、图书漂流到快闪移动书店,他们一直尝试以好玩的方式勾起人们对书的乐趣。他们也热爱旅行,于是有一个更妙的做法,载一车精心挑选的书,与心爱的人一起,开一辆书车漫游中国。一路旅行,一路开起移动书店。他们也许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不经意出现,咖啡馆前、音乐节上、水果摊间、菜市场里,让人们不经意与书籍邂逅。

lulu和蜗牛

lulu和蜗牛载着一车的书,一边旅游,一边在城市的某个角度开起移动书店

这一集末尾,他们来到上海岑卜村摆起书摊。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更多是老人和小孩,村民们好奇他们为什么来这里卖书,也担心他们一本都卖不出去。蜗牛说,“可能在很多地方……一些乡村里面,书店是非常稀少的一个东西,他平时也很难接触到一些书籍,因此我们希望让很多的书籍出现在它原本可能不会出现在的地方”。颇为动人的一幕是,一个老奶奶坐在板凳上饶有兴致地翻阅书籍,说“好久好久没有看书了”。

老奶奶在书摊前看起了书

当大多数人选择制式化的生活方式时,还是有这样特立独行的灵魂,他们在展开自己人生奇遇的同时,也让书籍成了人们的奇遇。

《但是还有书籍》第三集说到了《绘本中的奇妙世界》。绘本是成人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是成人打开儿童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是成人联结儿童的通道。因此,绘本不是成人自以为是地想象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者自作主张地设定儿童的世界,绘本必须是以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想象世界。

就像纪录片中的中国原创绘本先锋熊亮说的,“儿童是不带着先入为主的经验,儿童是一个全新看待的世界”,一个杰出的绘本人一定得有童真。这一集让人尤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绘本界当之无愧的先驱蔡皋,一个70多岁的奶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不为人知的磨难,心态仍旧像孩子一样,就连她自然说出的话,都像一首诗。开篇她到顶楼阳台上写生,她说,“有花开的日子我就会上来,写生嘛,一个人楼上坐的时候,安安静静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会来,文字也会来,阳光来,蜜蜂来,香的味道也飘过来,很养我的”。

中国绘本界的先驱蔡皋

像蔡皋一样的绘本人,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一切,她们是诗意的收藏家,用自己手中的笔描摹出孩子眼中那个既真实又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既守护每个孩子的童心,也放飞孩子们的想象。成人的世界面目同一,我们要感谢这些始终葆有童真的珍贵灵魂,滋润幼苗生长,治愈了世界的疲惫。

蔡皋的《桃花源的故事》

最新播出的第四集《设计师的纸上王国》,令人大开眼界。一方面,它让我们看到一本书装帧设计上的门道,在那些为人忽略的小细节上,原来存在着设计师这样的心思和机巧,他们将自己隽永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锁在方寸之内。另一方面,通过美国书籍装帧艺术家薄英(Ian Boyden),我们看到,原来书籍的设计可以成为这样的艺术品,而从他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极致的浪漫精神。

艺术家对自然的感知如此细腻,随口的描绘,都是一首小诗

薄英痴迷于中国书法艺术,1994年开始跟着张充和学习书法,张充和的书法、诗歌和思想,也深刻影响着薄英的艺术之路。他与张充和一样,有着对自然、对美相当敏感的心。在薄英的书籍设计中,充满自然的元素,木头、珍珠、陨石都可能成为书籍的封面,既打破常规,又充满无限意境与无穷想象,美到让人心醉。

《但是还有书籍》的题名来自于波兰诗人米沃什的一首同名诗歌(杨德友译),诗歌里写道:

即使书页被撕扯,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

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

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书籍的诞生,源于崇高与光明,也源于人。因此,在《但是还有书籍》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书籍之美,也能经由书籍看到她背后的人,看到崇高与光明。这个纪录片如果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书的热爱是再好不过的,哪怕不能,观众也能从那些或专注,或有趣,或充满童真与浪漫的人物身上,感受到心灵的触动。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