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策略:4月将走出底部,建议维持A股高仓位

财联社

text

沪指周五收盘微涨,创业板却跌超1%。美股方面,周五三大股指均收跌超3%,道指结束三连涨但创下1938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海外恐慌情绪和流动性问题有所缓解,国内经济刺激政策不断加码之际,下周以及4月的A股将何去何从?

综合周末十大券商策略观点来看,分析师对于A股4月走势多数呈乐观态度,认为阶段性反弹可期,其中中信建投建议维持A股高仓位,中信证券认为A股四月迎底部拐点,安信证券的观点则是A股目前处于牛市中的过渡期。

配置方向上,国盛策略重点关注内需驱动、需求将回暖、外资流出冲击缓解的消费板块;政策对冲的方向,如地产、基建、汽车等;科技成长仍是中长期主线。

中信建投:建议维持A股高仓位

主板当前基本面维度即将迎来3月官方PMI的披露,预计将比2月数据显著改善,并引领全球投资者相应调整欧美经济预期,且最新政治局会议再提“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或将显著提升市场对中国经济疫后恢复的期望,建议维持高仓位持有观点不变。

创业板近期集中面临IPO加速和美国纳指反弹偏弱的双重影响,但板块即将迎来一季报业绩增速,预计仍将表现活跃,建议高仓位持有不变,市值风格暂维持均衡。

国泰君安:A股外资偏好组合标的估值已进入配置区间

近一个月以来配置型外资净流出是北上资金净流出的重要力量,市场大幅波动以后,A股外资偏好组合标的估值已进入配置区间,预计全球流动性冲击缓和后,中国优质资产有望重获北上净流入。

中信证券:全球资金再配置开启 料A股四月迎底部拐点

中信证券策略研究称,近期全球流动性拐点信号已经出现,同时预计各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将防止全球经济衰退演化成全球经济危机,随着欧美主要国家不断升级的疫情防控措施见效,基准假设下,预计全球疫情的高峰在4月中旬出现,届时全球资金的再配置将开启。预计4月流动性边际转暖、外资恢复流入叠加产业资本入市是底部最重要的支撑力,4月中旬一揽子政策刺激推出将形成催化,A股市场将迎来底部拐点,开启二季度的上涨。

国盛策略:底部区域4月将走出 关注三个方向

4月,随着海外波动缓和、内部对冲加码,市场将逐步走出底部、迎来修复。重点关注内需驱动、需求将回暖、外资流出冲击缓解的消费板块;政策对冲的方向,如地产、基建、汽车等;科技成长仍是中长期主线。

光大证券:观望情绪浓厚 继续看好纯内需主线

结构上,大盘蓝筹整体表现强于中小创,逆周期调节相关的纯内需行业表现较好,科技行业受风险偏好压制,整体维持弱势。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在于二季度海外疫情对国内的需求冲击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需等待更明确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后期对冲的方向和力度是市场能否企稳上行的关键看点。当前市场估值相对合理,建议A股长线资金现在可逐步进场,价值投资时机已到,短线资金可择机低吸,继续等待政策方面的右侧信号。

海通策略:曙光微现 A股进入阶段性反弹期

海通策略荀玉根、姚佩发文称,美联储无限量宽松缓解了流动性危机,G20携手抗疫,国内政策望加码,曙光微现,A股进入阶段性反弹期。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抗疫仍处于艰难期,市场反弹后还可能回撤,趋势性上涨还需等海外疫情拐点及国内基本面数据重新回升。短期白马股和科技股均衡,中期转型方向的科技+券商仍是主线。

天风策略:Q2整体区间震荡

维持市场底部的判断;但对反弹的空间相对谨慎,属于脉冲式超跌反弹,不大会是创新高的反转,二季度整体是震荡格局;方向上一方面关注外资回流下超跌高roe白马,另一方面二季度配置主线围绕逆周期政策发力的新老基建。

安信策略:乐观不悲观 A股目前处于牛市中的过渡期

对于A股市场,认为虽然未来一个阶段外需下行压力在所难免,但中国疫情率先得到控制,中国经济也已经出现逐步恢复的迹象,本周政治局会议强调“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释放重大积极信号。在政策坚定推动支持下,中国经济尤其是内需部门回升趋势将更为确定,且在这个过程中预计流动性仍将维持充裕,而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因此战略上应乐观而不是悲观,认为从中期看A股目前处于牛市中的过渡期。短期投资者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风险偏好受到抑制,认为结构上可以重点把握内需消费、新基建和传统基建。

近期行业重点关注:医药、食品饮料、汽车、建材、建筑、互联网、计算机、通信、券商、黄金等,主题重点关注湖北区域振兴等。

兴证策略:大盘股和消费风格表现较好

兴业证券最新策略观点指出,综合来看,全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海外恐慌情绪和流动性问题有所缓解,境外市场大幅反弹,A股处于全球靠后水平。

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拐点尚未到来,短期的市场情绪仍然构成扰动因素,但中长期A股优势逻辑不改。在宽幅震荡的大局下,上市公司进入财报密集披露期,也是投资者去伪存真的好时机,布局好赛道和好股票的“上车点”,特别是一头布局核心资产价值龙头,另一头布局“新基建”方向。

新时代策略:类比2018年Q4 股市形成震荡底而非V底

从事件传播的过程来看,当下比较类似2018年Q4。2018年2-9月,去杠杆和贸易开始冲击实体经济,到2018年10月,这种担心广为人知,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实锤证据(2018年三季报盈利拐点、螺纹钢价格跳水、白酒销售低预期)。但是随着估值调整到位,后续利空虽然没有消失,但是也没有恶化。长期投资者开始快速增配A股,直接催生了2019年Q1的抬估值行情。当下的市场,已经有实锤证据(中国2月经济数据、美国失业数据)证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很大,未来1-2个月需要确认经济下滑的速度是否可控。一旦能确认,则股市将会企稳。这一确认的过程,会形成类似2018年Q4的震荡底,而不是V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