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適度降低社保費率 為企業減負促實體經濟發展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 羅鑫)中國多地近期陸續下調社保費率。觀察人士指出,此舉有利於緩解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面臨的資金困難,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引導企業少裁員不裁員,穩定現有職工隊伍。

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為市場主體減負,增加職工現金收入。

根據會議,在去年已適當降低失業、工傷和生育三項社保費率基礎上,對降低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率做出安排,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繳費比例降至20%。此外,實施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等措施。初步測算,採取以上措施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000多億元。

這是中國為企業“降成本”採取的實質性舉措。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兩次要求下調社保費率,涉及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

“公司普通員工工資月均2500元左右,此前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保險全部算下來要繳納近千元,自保險費率陸續下調後,去年一年就為公司節約了近百萬元。”湖北仙桃一家食品公司的行政經理告訴記者,“員工拿到手的工資也比以前多了。”

人社部今年2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社保五項(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險費率合計為39.25%。而據測算,此前的兩次費率下降一年可減少全國企業和員工社保負擔600多億元。

湖北省社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該省三項保險降低費率後,預計每年可為企業和參保職工減少社會保險費支出約22億元。這些資金大多用於穩定職工隊伍,提升職工技能以及人才培養等,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向運華表示,企業社保負擔過重將妨礙員工收入的增長和福利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導致員工棄保、斷保的現象發生。而適度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有助於降低企業人工成本,減輕企業的財務負擔,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經濟下行壓力下,社保費率偏高還會影響職工隊伍的穩定。武漢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負責人表示,工資上不去,員工流動性也大。如果降低社保費率,企業可以拿出這部分錢來給員工漲工資,留住員工。

而對經營遇到困難的企業,降低社保費率,採取社保費緩繳、通過失業保險資金“援企穩崗”等政策,可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湖北省人社廳提供的資料顯示,由於鋼材市場疲軟,2013年以來武鋼集團鄂鋼總公司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人社部門連續3年對鄂鋼總公司實施社會保險費緩繳政策,金額逾億元,一定程度緩解了企業的經營困難,使企業參保職工的利益不受影響。

近期,北京、上海、廣東、天津、甘肅、江西等10餘個省份出臺文件下調社保費率,調整主要集中在工傷、失業、生育“三險”。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工傷、失業、生育等保險基金目前各地普遍收大於支、結餘較多,因此適當下調費率不會影響保險基金正常運行。

上海市相關負責人在解釋當地三項社保費率調整政策時明確表示,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率下調,不會影響到參保人員的總體待遇水準。相關保障待遇水準還將根據國家部署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當提高。

據業內人士介紹,當前“五險”基金徵收與待遇發放兩者並不直接掛鉤。社保待遇發放高低,主要取決於國家和各地已制定的待遇計發或報銷管理辦法,除部分基礎養老金待遇外,其他社保待遇與繳費費率高低並不直接相關。

“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費率分別進行調整的有上海、杭州,這些地區都是勞動力流入地,基金轉移回保險待遇支付地時,統籌賬戶基金留下的結餘資金不少,具備下調空間。”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說。

有專家建議,除了降低社保費率外,還應增加“五險一金”繳費政策靈活性,結合經濟運行狀態調整費率,比如遭遇大的衝擊、出現普遍經營困難時,啟動臨時性社會保險費減免緩交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專家同時指出,實體經濟要發展,根本還是在於企業調整結構、推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