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端午節承載著中國人的“詩和遠方”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每年的這一天,江水會流得慢一些,龍舟會劃得快一些。他沒有坐在船上,也沒有站在岸上,可又無處不在……”這是詩人洪燭長詩《屈原》中的語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佳節,中國各地用賽龍舟、包粽子、縫香包、辦詩會等各種形式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屈原,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位於長江之濱的湖北宜昌是屈原故里,在他之後,一代又一代的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陸游等,也都曾在這片土地上揮毫潑墨,留下千古絕唱。

如今的宜昌,仍是“詩歌的沃土”。宜昌既有“宜昌新詩學會”“三峽詩詞學會”等市級社團,又有屈原故里的“騷壇”“天問”等民間詩社,它們常年把觸角伸到社區、學校、鄉村,撒播詩意的種子,澆培著詩歌的苗裔。

在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期間,宜昌更是圍繞詩歌文化組織了多場群眾參與度高的活動:“致遠方——我愛宜昌”詩歌創作和朗誦藝術大賽吸引了1500多人參與,上至八旬老人,下至4歲孩童;“詩意校園”評選活動鼓勵全市青少年學生誦讀、感悟和創作詩歌;中國詩歌之城“宜昌詩庫建設”活動徵集詩歌作品5000多件,來自全國23個省區市的上千名作者;以“迎端午、頌家鄉”為主題的萬人吟詩活動,讓詩香洋溢在城鄉每個角落。

“我知道端午節不僅是一個‘粽子節’或‘龍船節’,還是一個‘詩人節’。”宜昌市桃花嶺小學五年級學生肖子越告訴記者,他愛讀詩寫詩有3個原因:詩歌讓人敘事抒情,更能感悟美好的生活;讀詩寫詩是向歷代詩詞名家致敬,希望他們能知道自己開啟的詩歌文化正被後人傳承;要告訴當下的人們,不要沉迷於物質世界和網絡世界,而要多閱讀、多寫作、多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的意義,在於它承載著中國人的詩和遠方。”三峽大學民族學院院長、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黃柏權說,當下中國人在物質生活比較滿足的情況下,有了更多的理想和精神追求,使端午節習俗遠遠超越了美食等物質享受範疇。如今人們在端午節隆重紀念屈原,正是因為屈原的詩歌反映了我們民族的一些精神追求,比如憂國憂民的情懷、上下求索的精神等。在節日活動中,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有責任對後一代更多從節日蘊含的文化和精神內涵進行教育。

華中師範大學楚學研究所所長、湖北省屈原研究會會長蔡靖泉認為,端午文化,就是傳統端午節俗中包含的以紀念屈原活動為中心內容,以民間祭賢祀祖、祈福禳災、祛病健身等各種習俗為表現形式,以民眾嚮往國家富強安定、社會和諧公正、生活幸福美好、世人康寧高潔等理想追求為精神實質的文化體系。其文化表現形式是中國的,其文化內蘊精神則與全人類的理想追求相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