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藏僧的唐卡藝術夢

新华社

text

“夢想是奢侈的,夢想又是最能安慰人心的東西,夢想不會因為地方和人有不同,只要它是你真正想要的。當33歲的嘎藏加措說出這番話時,人們也許想不到,他是一個藏族僧人、一個土生土長在青藏高原的唐卡畫師。

在西藏自治區群藝館的欽孜派唐卡展廳裏,32歲的桑傑頓珠身披絳紅色僧袍,雙手來回比劃,熱情地為觀眾介紹自己歷時一年半創作的《喜金剛》系列唐卡。

桑傑頓珠出生在昌都地區昌都縣約巴鄉的偏遠村寨,家裏算不上殷實,卻充滿藝術氣息:他的爺爺頓都拉松和爸爸尕瑪根敦都是當地頗有名氣的嘎瑪嘎赤畫派唐卡大師。

從鄉村孩童到西藏自治區一級唐卡畫師,桑傑頓珠整整花了20多年時間才圓了自己的“唐卡藝術夢。“我從小就羨慕爺爺和爸爸,如果給我一支五彩的筆頭,我也要畫出心裏滿滿的色彩。他說。

嘎藏加措在繪製唐卡。新華社發(李少鵬 攝)

8歲那年,小桑傑開始跟父親學習嘎瑪嘎赤畫派唐卡繪畫技藝,從最基礎的勾線開始,一次次下筆又一次次抹去。勾線功底純熟後,構圖、上色等功課又輪番上演……一支筆給了他一個世界。與同齡人相比,他少了頑皮,多了寧靜。

年齡漸長,從小就愛幻想的桑傑頓珠很快領悟到嘎瑪嘎赤畫派的“魂——詩情與意境。18歲那年他正式出師。但後來一次機緣巧合,讓他轉而學起了欽孜畫派技藝。

欽孜派唐卡繪畫於15世紀由貢嘎崗堆·欽孜切姆創立,這一畫派擅長以藏傳佛教密宗中佛、菩薩等為題材,人物面相多為威嚴的忿怒相,且具有立體感,與嘎瑪嘎赤畫派有較大差異。

嘎藏加措在給熱貢民族文化宮的學生上唐卡基礎繪畫課。新華社發(李少鵬 攝)

2003年桑傑頓珠第一次在拉薩見到欽孜派繪畫時,發現與自己擅長的畫風不同且獨具藝術美感,沒多想便決定衝破自我,“拿下欽孜派唐卡繪畫技藝。

“我還年輕,有足夠的精力學習新的藝術類型,況且我有嘎瑪嘎赤畫派的功底,學起來應該不難。桑傑頓珠說,“欽孜畫派的傳承人並不多,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這項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盡一把力。

下定決心後,桑傑頓珠開始行動。他三天兩頭前往存有大量欽孜派壁畫和唐卡的貢嘎曲德寺,抓緊一分一秒的時間學習、臨摹。天黑了,他便用手機拍下未臨摹完的壁畫和唐卡,帶回拉薩繼續加班。

欽孜派畫風精密而複雜,為此桑傑頓珠沒少吃苦頭。有時眼睛累極了,筆下出現幻影,他只能閉上眼睛凝神片刻後接著繪畫,常常熬夜到天亮。

“我相信臨摹是最好的老師。他說,自己獨自面對壁畫和唐卡的真跡度過了足足5年的白描時光後,才真正地掌握了欽孜派繪畫作品中的動態和神韻。

嘎藏加措在檢查自己繪製的唐卡作品。新華社發(李少鵬 攝)

暢遊在藏傳佛教的世界久了,桑傑頓珠漸漸領會到佛學功底對唐卡繪畫的重要性。“學習唐卡繪畫的同時,還得學習佛經,這樣才能在創作時真正做到身、語、意合一,並有所創新。他說。

於是,2005年桑傑頓珠入寺為僧,潛心修習佛理,後經上師允許,離寺修行。如今,他除了嚴格遵循著僧人的宗教儀軌,剩餘時間幾乎全撲在唐卡創作上。

出自桑傑頓珠之手的《喜金剛》和《穢跡金剛》等一系列唐卡精品陸續出爐,並得到欽孜派唐卡繪畫大師們的肯定。目前,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有意將他的作品申報為區級非遺傳承人。

“唐卡繪畫不只是一種藝術,也是對佛菩薩的供養。作為僧人和唐卡畫師,每一筆都必須細心並投入身心。他說,自己的作品不打算出售,只要能展現在更多的人眼前,心裏就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