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役軍官:中美鐵路划算 強過打仗

參考消息

text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網站2月27日發表文章,題目為《修鐵路強過打仗》,作者為美國退役陸軍軍官約翰·德里斯科爾,文章主要內容編譯如下:

“修鐵路比打仗有意義得多。

這是王夢茹在北京通過電話接受《紐約時報》記者採訪時所說的話。現年78歲的王教授畢業于唐山鐵道學院(今西南交通大學——本網注),所學專業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他開發並應用了鋪設隧道的複合結構。

幾個月前,王教授對《京華時報》講述了有關一條連接“中國-俄羅斯-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國的時速220英里鐵路的想法。這條鐵路將利用一條125英里長的隧道穿過白令海峽,在中國和美國之間用不到2天的時間運送旅客和貨物。

在2014年12月《紐約時報》的採訪中,王教授說這樣一個計劃“不僅是中國鐵路專家的希望和夢想,而且也是與我交談過的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鐵路工程師的希望和夢想。

他說,建造隧道的關鍵不是長度。在海面以下的深度比長度更重要。但是為什麼不造呢?我們有技術,而且這是好事。它將造福未來的幾代人。它將把2座大陸聯繫起來。

王夢茹說:“這將是人類工程史上的一個偉大工程。它有賴於這4個國家的政府是否能夠合作使這一夢想變為現實,為我們的子孫留下這個令人驚歎的遺產。

他承認,中國政府尚未認真考慮這個計劃。他說,其他3個國家也“沒有做出任何公開表態。

王教授說:“這個項目還只是一個概念,處於非常不成熟的階段。儘管技術上是可行的,這一計劃還“需要相關各國進行認真磋商,不用說還有巨大的財政支持。現在討論具體的線路還為時過早。

現在,由於中國的鐵路總里程仍然不足美國的一半,所以中國希望大幅擴大民間鐵路投資。2013年,正如王教授所說的那樣,“資金短缺是這個國家的鐵路建設面臨的最緊迫問題。

中國鐵路總公司1月宣佈,單在2014年就投資了1320億美元,完成了超過5236英里的新鐵路建設,超額完成了當年的所有目標。

全長1087英里的鐵路煤運通道專案——蒙西至華中鐵路今年將部分完工,這個項目已經吸收了271.2億美元的資金。在解散前,鐵道部為這一專案投資了20%,其他80%的投資來自地方政府和其他實體。來自能源和煤炭行業的民間資本貢獻了15.7%的投資。

2012年,王教授曾說,要收回投資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也許12或者13年。投資者是否能夠贏利取決於項目的經營效率。在國有企業占主導的行業中如何保護民間投資者的利益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美國的實業家,像北柏靈頓-聖菲鐵路公司和太平洋聯合鐵路公司的關鍵人物,無疑都可以為王教授提供建立一套有效加速民間資本收益體系的建議。

王教授說,“這有賴於4個國家的政府如何安排優先考慮的重點,而且“這完全取決於政治。

儘管建設這樣一條連接中國和蒙大拿州之間的鐵路需要的資金數量是驚人的,但與保守估計伊拉克戰爭所花費的1萬億美元相比,這個數目就顯得微不足道。

就鐵路而言,經濟和文化效益將是不可估量的。我們美國人比其他任何國家的人民都應當更深刻地體會到“修鐵路比打仗有意義得多。(編譯/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