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国际副总经理余世新:用自贸区把现代服务业的短板补上

自贸区观察

text

【亚太日报 陈彦旭】作为四大自贸区唯一由企业主导开发的蛇口片区,被划入广东自贸区范围后,蛇口便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蛇口为何能进入自贸区?“前海+蛇口”的自贸区组合能产生怎样的反应?被纳入自贸区对蛇口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接受《亚太日报》专访的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世新表示,蛇口将抓住新机遇,进一步提升与香港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前海和蛇口在功能上会有一个差异化的安排,蛇口将注重产业转型和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化的港口运营中心,发展创业产业园、文化园。

凭借强大的港口、远洋运输、海事贸易、物流、园区开发等核心产业以及管理制度的优势,加速蛇口自贸区发展的新进程,蛇口将进一步拉近与香港乃至世界的距离。

与其它自贸区不同 蛇口不需要大幅度招商

亚太日报:蛇口加入自贸区后,有何规划?与同在一个片区的前海,如何错位发展?

余世新:蛇口是一个成熟的片区,这不同于其它自贸区,蛇口不需要大幅度招商,只需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做提升,包括三方面,一是,城市功能提升。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对现有存量的企业和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前海和蛇口在功能上会有一个差异化的安排,前海和蛇口将会功能互补、优势叠加,共同促进深港合作。蛇口将注重产业转型和升级,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前海和蛇口定位,结合互联网、进口内需等,大力发展服务业等。蛇口集装箱码头将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化的港口运营中心,发展创业产业园、文化园。

亚太日报:深圳毗邻香港,蛇口在自身发展中如何定位与香港的关系?

余世新:香港和内地各具优势,比如,香港的制度、国际惯例、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香港的经验肯定值得学习,内地现在最大问题是软环境不够,内地硬环境很好,产业基础很好、也有产业支柱作支撑,香港并没有实业作支撑,香港的发展靠软环境。

深圳蛇口片区承接香港的物流航运、其他科技金融、咨询服务都有独天独厚条件,在自贸区、保税港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打造符合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的贸易、金融平台,如果有一天内地软环境和香港一样,内地发展也会和香港一样。

政府最大的需求就是要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

亚太日报:您觉得中国自贸区现在有哪些问题?四大自贸区应如何更好的发展?

余世新:中国现在已经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过去靠廉价的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也缺少核心竞争力,现在应该有效、节约、合理的利用资源,制造业积极的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中国现在有庞大的贸易和经济基础,中国有条件,也有必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短板补上,应服务业和制造业双轨驱动经济。比如金融、港口等,发展服务业将使中国产业更加优化、合理发展、低碳环保,也会促进就业。

同时,四大自贸区应加强联动,分享经验和资源,包括客户资源的分享。

亚太日报:作为唯一“企业身份”的自贸区,您认为企业如何和自贸区之间建立更好的接洽?

余世新: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企业要善于利用国家自贸区的平台去闯和创,虽然我们现在是试验阶段,没有成功、成熟的案例,但我认为企业应尽早注册成为自贸区的企业,去闯和创。

政府最大的需求就是要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如果企业有实实在在的需求,企业需求能有效的和政府相关部门、管理机构做一个非常充分的沟通,我觉得企业需求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自贸区的定位:金融和贸易两手都要抓

亚太日报:您认为自贸试验区中是金融的成分多一点还是贸易便利化的成分多一点?

余世新:过去的实体可能只是在中国国内发展,现在很多是面对全球,所以在全球化的发展下,竞争不仅是中国国内的企业,而是世界知名的企业,贸易便利化和金融创新对企业走出去都非常重要。

目前,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产业转移和升级以及环境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出口、进口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通过政府行政效率和监管部门的效率提升,促进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可以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亚太日报:海关等各个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自贸区的各部门有没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征信系统?

余世新: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大家最希望部门之间能统一资源或者是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能一站式提供信息和数据,真的是一站式或者单一窗口。但我觉得现在单一窗口尤其是在自贸区的框架下,信息能否做到一次性提供多个部门共享,这可能还需要从行政体制机制上做一些创新。

亚太日报:除了传统的贸易形势,还有跨境电商也很火爆,尤其是B2C业务,这一块将来会是什么样的趋势?

余世新:跨境电商我认为是对整个传统贸易的挑战,我觉得是贸易便利化的一种转型,现在很多的跨境电商出口平台希望政府能参照义乌的形式、 B2B的模式,也非常的有益。

我们很清楚中国的进口消费品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成本价格高,超市中进口商品价格贵,主要就是物流成本和层层审批。第二,消费者对品质不放心。利用跨境电商的模式,在特殊监管区的背后就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海关,有了检验,这就打消了消费者对品质的顾虑。

亚太日报:中国的贸易体量在全球是第一,但金融服务并没有是全球第一,这个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余世新:在过去的30年,国家重点发展实业,我觉得这完全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如果说过去中国很快的在西方的压力下我们开放了我们的资本帐户,中国开放了人民币自由兑换,或者说利率和汇率完全市场化,我相信这对于中国来说很大的冲击,也正是这些年中国在金融行业采取了保护的措施,所以今天才会有大国的地位。

现在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转型,随着中国在贸易和经济方面的地位的确立,的确要研究金融如何提供更多的衍生品,更多的服务内涵,更市场化运作,为实业降低资金成本,为企业能占全球市场支撑。中国发展迅速,如果说按照测算,我认为中国今年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面迈出重要一步,问题不大。

(部分内容结合2015年自贸区论坛“金融创新和贸易便利化”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