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與澳青年交流:堅持、擔當、讀懂中國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劉暢 王晨曦)“海龜一定要淡水養殖,土鱉一定要海裏放一放,只有雜交混養才有優質未來。”6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特有的幽默與智慧,令澳門大學的師生們一次次爆發出掌聲和笑聲。

6月6日,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前)在活動上。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當日,擔任浙商總會會長的馬雲出席澳門浙商聯合會成立大會,並以“澳門之城的未來之約”為題,在澳門大學與青年學子分享成功經驗。

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與互動過程中,馬雲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創業歷程,並鼓勵澳門的年輕人既要敞開胸懷擁抱西方文明,也要親身走進內地了解當代中國的改革與發展。而在演講中,“堅持”“擔當”“看懂中國”等關鍵詞屢屢被提及,引發了在場師生的思考與共鳴。

“網上很多傳聞是真的。我們24個同學去考肯德基,23個錄取了,我沒錄取;我們5個人去考警察學校,4個錄取了,我沒錄取;1982年我和表弟去杭州考服務員,結果他被錄取了,我沒錄取。”馬雲的演講從他的青春“糗事”開始,他說,正是一次次地被拒絕、一次次的挫折,讓他學習了很多寶貴的東西。

馬雲說,師範學院畢業後,因為與校長有一個“教6年書不能轉行”的約定,他便真的在英語教師的冷板凳上穩穩地坐了6年。而正是這6年的堅持,讓他從一個討厭當教師的人,變成了一個熱愛教師職業的人。而更為重要的是,這段“堅持”的經歷,給了他一個日後最為重要的商業理念——“作為教師,我希望學生超過我。而作為企業的CEO,我希望我的戶認為我創造的東西有價值,我的員工進入公司後比以前有所成長。”

在回首17年來自己和公司一路走來的經歷時,馬雲說:“我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時代的印記、多少人的努力,以及很多機會的因素。這個成功不可能複製。”但阿里巴巴之所以有今天的規模與吸引力,卻必然與創業之初大家的共同目標有關。

“1999年我借了3萬塊錢,我們一共18個人揍了一個多月,終於湊了50萬塊錢。我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但是要做什么我們想得很明白,就是要借助網際網路去幫助中小企業成功。”後來,這個“美麗的初衷”通過“淘寶”的商業模式變為了現實。

6月6日,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前)接受傳媒訪問。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馬雲說,之所以以這樣一個思維模式去走創業之路,也與大學時代的經歷有關。“那時我在班上的學習成績是七、八名的樣子,但是我並沒有把時間放在‘成為第一’上面,而是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參加社團、從事學生工作。我學會了如何去和別人打交道,如何去配合別人、幫助別人,乃至成就別人。”成功之後的馬雲,把成功的要素歸納為“情商、職責、責商、愛商”,後兩者指的是為別人擔當的責任,和“愛與被愛”的能力。

馬雲對澳門青年的成長與創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的眼光有多大,你這就能做多大的事。希望澳門的青年不僅要看清自己、看清未來,更要看懂中國。去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你們可能去過北京、上海、深圳,但是那些地方不能代表全部的中國。大陸的機會不僅在東部,也在西部。”

馬雲在演講結束後,還饒有興趣地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你第一次出國的經歷是怎樣的?”“你對海龜回國創業怎麼看?”“澳門未來的發展是否可以借助平臺經濟的模式?”

馬雲表示,澳門未來的發展有自身獨特的潛力。“比如‘一國兩制’,這讓澳門享受這兩種制度的優勢。”此外,馬雲認為,澳門優質的服務意識是澳門的核心競爭力。

“網際網路技術革命給了我們這樣一個信號,製造業遲早要轉向現代服務業。澳門巨大的機會在於中小企業,加上良好的服務意識,結合網際網路技術,用大數據把澳門變成一個智慧城市指日可待。”他說:“我看好澳門服務業的發展,看好澳門‘智慧都市’的發展,看好澳門金融業的發展。”

“馬雲,請你投資我的網站!”在問答環節,一位沒有獲得話筒的澳門男青年,一聲底氣十足的吶喊,讓全場頓然安靜幾秒後,又立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好的,我知道了。你的資料給我仔細看看好不好?”馬雲的回答令現場再次掌聲雷動。

而此刻,距離馬雲走上澳門大學的講臺已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而距離他懷揣“全部家當”100美金第一次走出國門,遠赴澳大利亞“窮遊”經歷,已有31年的時光。他停在澳門機場的私人飛機已經發動。馬雲說,離開澳門的下一站,是繼續週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