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出臺“高含金量”方案落實供給側改革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袁軍寶)3年內分別壓縮鋼鐵、煤炭產能1000萬噸和4500萬噸;為推動房地產去庫存、支持農民進城購房,縣(市、區)政府可推行“房票”制度;到2018年底,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收費實現“零收費”……這是中國東部經濟大省山東近日出臺的《關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部分內容。

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連續放緩。為提高經濟運行品質,中國開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水準。而當前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補”。

和山東類似,圍繞“三去一降一補”,廣東、江蘇、上海、重慶、河北、山西等地已推出綜合或專項供給側改革方案。“實施供給側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舉措,是新形勢下搶佔發展先機、贏得戰略主動的必由之路。”山東的方案這樣描述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

在中國經濟的各類矛盾中,產能過剩現象較為突出,特別是鋼鐵、煤炭、水泥、船舶等行業表現更為明顯,不少企業虧損嚴重。為此,供給側改革的第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去產能。

在各地的供給側改革方案中,去產能被普遍強調。作為中國煤炭生產大省的山西,提出“十三五”期間,原則上不再新配置煤炭資源,不再批准新建煤礦項目,不再批准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確保全省煤炭總產能只減不增。

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萬良說,近3年的目標是鋼鐵、煤炭產能將分別壓減1000萬噸、4500萬噸,鋼鐵、水泥、煤炭、化工等山東9大產能過剩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力爭回升到80%以上。

除了去產能,逐步降低房地產的過高庫存也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房地產是過去不少年來中國經濟的重要拉動力,為保證這一行業的健康發展,各地都出臺了較有力度的措施。例如,重慶市要求加大土地供應調控力度,房地產行業兩年內土地供應規模逐年減少10%。

支持農民購房進城,借機推動城鎮化也是各地去房產庫存普遍採取的措施,在這方面,一些地區在大膽創新。例如,山東提出,對自願退出宅基地使用權及農房等地上附著物的農民,縣(市、區)政府可參照當地城鎮建設用地指標價格給予補償,發放等額“房票”,在轄區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時抵作購房款。

近年來,中國開始大力推動簡政放權,行政審批事項、行政事業收費大幅降低,以此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經濟的運行效率。在這次供給側改革中,降成本繼續被作為重要目標。

江西省近日提出,“降成本”共涉及七大領域60條舉措,具體包括落實稅收優惠、降低企業收費,以及降低融資、用工、用電用地、物流、財務等方面的諸多成本,有望為企業減負超過500億元。

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宋文旭則表示,山東在降成本中有許多“自選動作”,例如對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統一下調了徵收標準,改按規定標準的80%徵收;到2018年底,省定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實現“零收費”等。

部分專家認為,從過去重視調控需求側到現在重視供給側改革,從而實現兩端發力,中國的調控手段正在優化。隨著各地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藥方”作用將逐步顯現,這有助於提高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亞洲開發銀行的一份報告提到,正在推進的供給側改革將提高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預計未來中國消費增長依然強勁。

“供給側改革將有助於提高經濟遭受負面衝擊時的恢復能力,提升增長潛力。”亞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