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农民正在拾掇水田。舒兰市委宣传部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吉林舒兰战疫不碍春耕:农民抢抓适播期窗口
中新网吉林5月15日电 (石洪宇)种粮大户王艳华的务农经验相当可靠。她每年要耕种2公顷玉米旱田及8公顷水稻,作业工期长短、人力成本、农资价格及天气因素总会有变动,但她估算的成本误差一般不会超过5%。
在吉林省舒兰市水曲柳镇东升村,44岁的王艳华“小有名气”,她家每年的耕种进度及秋收情况颇有些代表性的意味。王艳华发起建立的舒兰市绿盟农业专业合作社有73户村民加入,其中18户还积极入了股。
但今年让王艳华稍有“失算”的是疫情。5月7日,舒兰市确诊1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终结了吉林省连续73天无境内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的良好态势。9日,舒兰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例。10日,舒兰市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高风险。当地随即宣布全面进入战时状态,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开展防控工作。
好在当地大多数农民基本结束了旱田玉米的播种。“村里剩下的旱田(面积)星星点点,查缺补漏(补种)下就好。”王艳华说。
实际上,这个补种过程王艳华是发挥了“带头”作用的。“村里路封了,农资进来不方便。”她解释说,补种的农资材料需要临时购置,但交通受限,购买量少,农资商店不愿意“冒风险”。
凭借着合作社的人脉及口碑,镇上的农资商店老板表示愿意“送货上门。”双方约定,将农资放在村口,村民自行搬运回家,全程双方不接触。
舒兰农民正在泡田深翻土地。舒兰市委宣传部供图
王艳华计划20日开始水稻插秧,不利因素是她家的快速插秧机在实施严格管控前运回厂家维修,现在挡在了外面。
王艳华估算,如果大型机械回不来,也不方便雇佣外村人员,只用小型机器作业的话周期要延长,成本要多花几万块钱。
不过,作为农业县的舒兰已经提前做好了预案,运送民生物资的货车可以进出。14日这天,王艳华向镇里打听好了办理通行证等事宜,外地的货车司机也联系妥当,对方答应“一定把货带到”。
“预计我们10天左右就能结束战斗。”王艳华说。
对于返乡创业的“90后”大学生蔡雪来说,时间也非常紧迫。她是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同时也是“舒兰大米”的代言人。近年来,当地种植的稻花香品种获得市场的认可,那是蔡雪和当地人的骄傲。
“明后天就要插秧,一年最重要的时刻。”蔡雪说,春耕以来,她每天都会守在自家的水田基地查看情况。“稻花香要有足够的生长周期,必须在适播期种完。”
2800亩的有机及生态水田上,20多名农民正在做插秧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深翻、泡田等步骤让土壤质地适宜。他们每天6点钟下地,傍晚才收工。“防疫和耕种是同步的,戴口罩、测温、消杀,每步都不能少。”蔡雪说,生产完毕后,她将关注销售问题,还是希望疫情快点过去。
对于舒兰来说,春耕也是在与疫情战斗。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该市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216万亩,其中旱田141万亩,水田75万亩。目前,玉米播种已经基本结束,大豆播种预计15日前结束,水稻已经插秧面积35万亩,占46.7%,预计六月初结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