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
70多年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创业史、强国史,也是一部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史、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作为一个“40后”,有幸经历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长期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过程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全力建设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只提出工业化,未提国防、农业和科技现代化,更没提全面现代化。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旧中国积贫积弱,抗美援朝刚刚结束,我们急需工业化。1954年毛主席提出“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这个提法也紧紧围绕工业化。“工业化”是我们对现代化最初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下线、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出厂,我国的实验型核反应堆启动,中国提出“向科学进军”,随之成立了大量跟现代化建设有关的高等学院,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人才基础。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化”建设从此深入人心,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征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1979年,邓小平同志接见日本企业家时,首次使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进入新时代,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用7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意义。
二、打造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
品牌是表述城市软实力和描述城市特点的一种最简单说法。创造具有想象力的城市短语,是驱动城市品牌传播的有效方式。上海要以全球的尺度来思考自身的定位,进一步探索城市文化软实力最简明的品牌表达。
上海品牌非常丰富。例如,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上海城市精神就很有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简明扼要、寓意深厚、朗朗上口,成为广泛传播的上海品牌。此外,“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是上合组织的精神,也是上海的品牌。两种代表上海的精神,在中国、在全球共同表达和阐释着上海。
不同的场景,面对不同的人士,上海表达也要各有侧重。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马里兰大学一位教授根据他的考察研究写了一本书《上海,现代中国之门》(Shanghai, the key to modern China),书中直接地表明,“你要了解中国吗?请到上海去”。在浦东开发开放刚启动那些年,外国的政要或者企业家来上海,我就拿世界地图给他们看——从东京、首尔、上海、香港、台北到新加坡,被称为亚太经济走廊,而上海正好在其中点。如果从上海上岸,既面对长江经济发达区,又居沿海发达区,转过身面对着太平洋,“左手”伸过去就能到东北亚,“右手”伸过去就能到东南亚,加之浦东新区有周全的投资环境,他们对此很信服,由浦东新区进入中国,在上海投资也相当踊跃。
提升我们的软实力,要从文化自信开始。这有个小例子:1876年“京剧”之名在上海《申报》诞生。1930年梅兰芳赴日本演出时,京剧被美国人翻译为“Peking Opera”。往往外国人最初听到时,将京剧误解为中国人演出的像《图兰朵》《茶花女》一样的歌剧,而其根源在于当年的中国缺乏文化自信,只好随着外国人去附会洋词。“京剧”一词诞生于上海,那么就由上海开始为京剧的英译正名,以“Jingju”替代“Peking Opera”吧!
三、加快培养中国式现代化人才
上海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很重要,包括城市管理人才、科学技术人才、宣传文化人才等。人才的集聚才能带来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按黑格尔对历史的三种分类来说:一是原始的历史,这是同时代人写的历史;二是反省的历史,这是历史学家写的历史,如世界历史、中国通史;三是哲学的历史。上海在挖掘以前的、保存今天的历史方面大有可为。我们要挖掘本土宣传文化人才的潜力,加快培养本土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上海样本、作出上海贡献。另一方面,要引进外地的大师名家,他们会从另外的角度观察上海,通过“大作品”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让我们一起努力、不负时代,为把上海建设成实至名归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创造新业绩。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