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十條”為官方新媒體平台鋪路?

亚太日报

text

編者按:總部位於香港的全媒體聚合平臺《亞太日報》,2014年3月推出獨家策劃欄目“外媒周觀中國。通過每週定期對近30家境外主要媒體涉華報導的梳理整合,為讀者瞭解亞太熱點、洞悉區域局勢提供獨立、獨立、獨家的全新視角。

境外媒體包括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英國廣播公司、美國之音、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新加坡《聯合早報》等。

【2014年8月8日至8月15日本週外媒聚焦熱點】

**社會|時政新媒體管制

港媒|東莞性服務死灰復燃

文化|孔子學院歐洲遭批

經濟|亞洲交易所密切關注滬港通**

**——社會焦點——

★外媒質疑“微信十條限制言論自由稱其或為官方時政新媒體平臺鋪路**

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8月7日出臺《即時通信工具公眾資訊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以十條規定規範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信工具公眾資訊服務。

美國之音援引國際新聞工作者聯合會對新規提出質疑稱,中國政府在網路使用上施行“雙重標準。一方面壟斷互聯網,政治宣傳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卻限制普通百姓的言論自由權。

美國《紐約時報》稱,中國政府越來越擔心社交媒體平臺,讓用戶能交流不利於國家形象的資訊,認為能引導輿論的著名互聯網用戶是一個潛在的嚴重威脅。新規則將如何影響微信仍有待觀察,但從2013年壓制新浪微博的後果來看,影響可能是巨大的。去年8月,警方拘留了數百名有影響力的微博評論員,其中很多人擁有上百萬的網路粉絲。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一篇文章指出,新規對於“時政類新聞的定義,基本上將任何關乎公共利益的新聞均涵蓋在內。因此,在尋求新媒體轉型和創業機會的新聞媒體圈內引發了普遍失望。許多以政治經濟調查為主要方向的微信公號勢必面臨洗牌,或者必須尋找有牌照的傳統媒體進行掛靠,這也為“澎湃新聞這類的官方特許的時政新媒體清理出一片市場。

★孔子學院遭歐洲中國研究會批評法媒建議美國大學取消與漢辦合作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8月10日報道稱,歐洲中國研究協會日前發表了一份報告,批評中國孔子學院的官員上個月在葡萄牙舉行會議時“偷竊並更改會議的學術材料,而他這麼做的原因是有些論文“有違中國的規定。報導評論稱,孔子學院在外國鬧出風波已不是第一次,早前已有美國100多位大學教授發表公開信,呼籲美國學校中止與漢辦合作開辦孔子學院,因為他們擔憂孔子學院有礙學術自由和教學科研的獨立性。評論在最後建議設有孔子學院的美國大學的校長們,好好細讀這份報告,然後公開解釋為什麼孔子學院還需要存在。

**

★東莞性服務業死灰復燃港媒指責地方政府“不作為**

香港《南華早報》8月12日報道稱,五個月前,央視對東莞性服務的報導觸發大規模的打擊行動,但如今賣淫這個全世界最古老的行業似乎已經在東莞捲土重來。中央政府對東莞色情業的打擊行動之所以引發意想不到的反彈,原因之一就在於地方政府幾十年來一直對這項顯見的非法行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報導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性服務行業是當地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國有媒體應該展開分析,探討一下東莞市政府是否真心貫徹掃黃承諾。

★科學家研製反恐新技術港媒擔憂其被濫用或侵犯隱私

香港《南華早報》8月14日報道稱,重慶西南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發一種微型攝像機,可以測量身體的血液含氧量,進而可以用來搜索人群中有巨大精神壓力的人。報導指出,執法人員或者可以利用這種工具來識別意圖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的恐怖分子。不過,也有人擔心這項技術可能侵犯個人隱私或被政府機構濫用,例如有些沒有惡意的上訪者和示威人士也可能成為目標。

——經濟新聞——

★亞洲交易所密切關注滬港通試點香港官員稱陸港合作將助力改革和自由化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12日報道,將在10月份啟動的滬港通試點專案受到了亞洲各交易所的密切關注。新加坡交易所非常希望該試點能夠取得成功,認為中國大陸和香港之間的跨境資金流動將使新加坡交易所從中受益。而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則對“滬港通試點的實施持警惕態度,擔心其自身吸引的資本流將會因此下降。

《華爾街日報》報導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日前對所謂的上海和香港正在打爭奪戰、只有勝者可以存活的觀點進行駁斥,他表示,“滬港通證明了香港和上海之間可以緊密合作,這種合作將為中國的改革和自由化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