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震应急预案体系趋完善 探公众安全“守夜人”

text

图为甘肃省地震局组织地震救援演练。(资料图)甘肃省地震局供图

中新网兰州5月2日电 (记者 冯志军)1日深夜,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发生3.0级地震,约十分钟后,甘肃省地震局即通过官网和微信公号等平台,及时发布了有关震中的地理区位、历史沿革、天气预报、甚至风土人情等详尽讯息。作为公众安全的“守夜人”,近年甘肃探索的地震预警“大应急”模式趋完善。

记者2日从甘肃省地震局获悉,近年来,甘肃积极探索“大应急”模式,健全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锤炼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探索建立区域联防联动机制,全省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为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地方经验。

为更好更快融入和服务“全灾种、大应急”,甘肃省地震局开发了甘肃省地震信息发布系统,研发了甘肃省抗震救灾信息通报系统、小型移动指挥平台和自动成图系统,为震情快速推送和灾害快速评估提供了智慧化方案。

图为甘肃张掖中心地震台工作人员在祁连山主动源地震科学观测站点架设水位仪。(资料图)甘肃省地震局供图

在夯实地震应急预案基础上,甘肃省地震局推动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编制更加符合“大应急”模式的《甘肃省地震应急预案》,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甘肃共编制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件逾1.9万多件,全省14个市(州)政府和98%的县(区)政府已完成各自的地震应急预案。在全国率先开展编制《甘肃省重特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手册》,为全国地震系统应急预案编写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甘肃省地震局称,已建成的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为地震救援技术培训、实战拉练、比武对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提供场地平台。截至2019年,先后为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所有省级专业救援队累计培训近3000人次,共计1.5万名社会公众走进搜救基地参观体验,学习防震减灾和应急避险知识。

甘肃是中国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震灾害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灾害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