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党员,在党的生日之际来重温革命先烈故事,非常有意义,用歌剧的形式来呈现正能量的革命历史题材,也非常新颖。”第一次来上海大剧院、第一次看歌剧,吴先生把这些第一次都给了上海歌剧院的歌剧《晨钟》,来之前还专门提前查阅了剧目资料和时代背景。6月30日晚,上海歌剧院全新修改的原创歌剧《晨钟》在上海大剧彩排,吴先生正是观众之一。疫情期间,吴先生利用各种线上资源,饱览了许多经典艺术作品,如今终于走进剧院,他感慨,“现场和线上的感受真的不一样,尤其在听觉层面,线上的音乐质量难免会有损耗,还是现场更过瘾。”
王女士同样坐在观众席。曾经每月至少要来一次剧院的她形容,和《晨钟》的相遇仿佛“与久别重逢的朋友见面”,她还特意带了小女儿来观摩彩排,“想让孩子感受一下革命先驱者的热情和精神,看之前我们都不太了解李大钊的故事,看完后很震撼。”
7月1日晚,上海歌剧院全新修改的原创歌剧《晨钟》,将在上海大剧全新亮相。
在保留原有故事框架的基础上,新版《晨钟》对整个剧本的结构进行了修改,从两幕调整为三幕,以“寻道、行道、殉道”贯穿全剧,重点突出了李大钊在革命之路上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的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编剧姚远还加重了李大钊的个人情感和家庭线,通过妻子赵纫兰与女儿李星华,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柔软一面,而不仅仅只有豪情一面。同时,重新刻画了宇剑与琴君的爱情线,让这个激烈的革命故事更富柔情色彩。整个故事更饱满了,节奏起伏更大,可看性更强了。
音乐方面,作曲家许舒亚新增了不少唱段,在完成情节叙述的同时,起到了塑造人物、延伸情感的作用。
其中,二重唱“雪花飘飘”描写了宇剑与琴君陷入爱情的甜蜜;“姐姐,我喜欢这个故事”表现了李星华的稚气与天真;二重唱“思念是缕缕的丝”描写了纫兰对大钊、琴君对宇剑的思念;咏叹调“共产主义 我心中的桃花源”,像一记振聋发聩的钟声,尽现了李大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舞美设计,既有恢宏之态,也有东方美学的写意。
书架、书本、书架墙、传单、文稿、铁链、铁笼、火车头、铁锈、铁板……舞台上处处是“书籍”和“钢铁”:“书籍”隐喻知识分子,喻示思想的火花,昭显启蒙与觉醒;“钢铁”象征工业文明,喻示铁与火的时代,突显抗争与牺牲。
李大钊在北京的家极具京韵儿,呼应着唱词中的“四合院”。可移动的红砖墙和高高的书架会随着情节变换位置,整个舞台更具空间感。象征着旧制度、旧思想的石狮子,从雄赳赳被簇拥推出,到作为垫脚石被踩在脚下,完成了一种隐喻——旧的制度终将被消灭,新的制度终将迎来胜利。
新版《晨钟》依旧启用了一批青年演员担纲主演,于浩磊、徐晓英、陈朝宾、郑瑶等在导演熊源伟的调教下,爆发出更大的艺术张力。因为戏份和唱段大大增加,饰演李大钊的于浩磊,面临的技巧和难度也更高了。
“他们很努力,说什么都能迅速消化,回去还会做功课。”熊源伟说,“大家年纪都不大,却能准确地揣摩人物,能以作曲家写的旋律唱出符合规定情境的人物形象,这很不容易。”
“一百年前,李大钊等先烈们敲响了晨钟,我们要把晨钟敲得更响。”熊源伟说,剧目一开始,李大钊28岁,牺牲时才36岁,背后始终有坚定的信仰在支撑着他,“这部戏感人的地方正是信仰。我希望给年轻人带来一些触动,一个人有了信仰,就有了敬畏感,有了虔诚感。”
“激昂的、热血的、温情的、感人的,这部剧一样都没少。在疫情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需要这样的文艺作品,来给我们的生活加加油、打打气。”一位观众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