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日上午举行的应急管理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局长兼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彭小国表示,目前全国29个省份处于防火期,从4月15日开始,全国所有省份进入防火期,是一年之中省份最多、范围最广、考验最大的重要时段。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春季大风明显偏多,加之春耕生产、进山旅游、林牧区施工等野外用火增多,火险等级持续升高,目前已经呈现出南北叠加、中间吃紧的火险态势。”彭小国称,本周有21个省份火险等级达到较高危险等级以上(也就是三级以上),比去年同期多了10个省份,还有7个省份处在高度危险(也就是四级以上)。另外,从规律上讲,每年3-6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的高发期,近10年来,这个期间发生火灾年均1688起,占全部火灾总数的63%,其中80%以上的重特大火灾发生在这个时段。所以,当前面临的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复杂。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复杂因素的存量风险日益凸显。主要是林下可燃物载量越来越多,林区基础建设速度与越来越高的森林覆盖率还不相适应,地方专业队老龄化等问题依然突出。
二是重点地区的增量风险更加多元。林草环城、林城互嵌这个现象更为普遍。2020年来,全国663个设市城市中,已经建成森林城市194个,还有441个正在推进;林牧区日益增多的建设施工带来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民众由过去“打卡式”逐步变为现在“沉浸式”的进山入林旅游,也带来了野外用火管控难度的加大。
三是极端情况的变量风险难测难控。这是我们近两年来下功夫最多、也是当前最为担心的风险之一,主要是极端天气情况难以及早准确预测,而且极易产生超乎寻常的严重后果。大家都知道,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防火的主战场,今年大风天气同比增加10天左右。因此,我们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四是守住安全底线的恒量风险依然严峻。我们在这方面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森林草原火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扑救行动风险极大,安全风险始终存在。以上风险交织叠加、相互作用,极易产生耦合反应和放大效应。
彭小国指出,为有效应对风险挑战,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组织前瞻研判,及早筹划部署。紧紧围绕今年火灾防控的现实要求,及早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多轮会商研判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3月中旬,国家森防指提前召开了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防控工作作出了全面动员部署,各地也跟进作了动员部署。
二是动态预警监测,强化预先感知。认真组织综合会商研判,强化滚动研判、短临预报和预警速报,同时加强卫星遥感、航空巡护、视频监控等“五位一体”的立体监测。年初以来,共发布火险形势研判14期、火险预警信息75期。
三是狠抓源头管控,全力化解风险。把源头管控作为防范火灾的“第一道防线”,协同推进防火宣传“五进入”,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动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重点加强了旅游景区防控工作和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三年整治行动的指导协调。
四是保持高度戒备,抓实应急准备。立足极端复杂情况,按照“保首要、盯重点、统控面、守住边”的原则,组织制定各类专项预案,在全国部署森林消防队伍1.9万人、地方专业队10.8万人、航空消防飞机62架,在这个基础上,又组织国家森林消防队伍赴多个重点省份跨省机动驻防,同时细化实化力量、指挥、装备、物资和安全防范等各项准备。
五是加强检查督导,压实各方责任。通过现地督导、视频调度、及时下发警示函等多种方式,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强化了火灾多发频发地区的专项督导,同时紧盯每次扑救行动加强针对性指导,全力规避重大安全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用力抓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强化极端情况的有效应对,全力把风险降到最低。”彭小国说。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