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7月14日電(孫仁斌
趙洪南)7月盛夏,在遼寧盤錦一望無垠的紅海灘上,不時有幾十隻黑頭、白身、紅爪的水鳥翩然翱翔,一群灰褐色雛鳥跟在後面,形成一道獨特的景觀。23年來,2.2萬名中國志願者守護著這方全球最大的黑嘴鷗繁殖地,使它們能夠自由棲息,黑嘴鷗數量也從20多年前的1200多只增加到現在的8000多只。
“到7月中旬,黑嘴鷗雛鳥就可以飛了,它們會和成鳥一起飛到日本、韓國等地,開始新的生活。”67歲的黑嘴鷗保護協會會長劉德天說。這個和黑嘴鷗打了23年交道的老人原是當地一家報社的記者,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鷗類專家梅偉義,帶領幾位中外專家來到盤錦考察,意外發現這裡是全球性瀕危物種黑嘴鷗的繁殖地。這一消息由劉德天報道出去後,引起轟動。此後,劉德天與黑嘴鷗結下不解之緣。
1991年,劉德天和盤錦的一些志願者一道,組織成立了黑嘴鷗保護協會。“黑嘴鷗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非常高,盤錦的溼地具有不可替代的氣候、溫度等自然條件,成立保護協會,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起守護黑嘴鷗的家園。”劉德天說。
由於缺少經費,劉德天和志願者們一道在商場、超市為黑嘴鷗募捐。他做生意的兒子為他買了一台車,他用來當協會工作用車,協會2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裏的電腦、打印機、桌椅都是劉德天個人出資購買的。
“劉會長把黑嘴鷗當成了自己的親人,讓我們很感動,也帶動了更多人加入到護鳥工作中來。”志願者於雲說。
今年82歲的李清明是黑嘴鷗保護協會年齡最大的志願者,他是遼河油田的一名退休幹部,入會15年來,他經常觀摩黑嘴鷗的生活習性,把它們畫入自己的作品,在盤錦的中小學校、社區廣場、油田辦了60多場畫展,宣傳保護黑嘴鷗。
來自全國各地、身份各異的志願者紛紛加入到協會中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志願者已增加到2.2萬人,清理溼地垃圾、辦畫展、發傳單、宣傳保護黑嘴鷗、為黑嘴鷗募捐,23年裏,志願者們一路走來,從未間斷。
“世界地球日”的發起人、美國環保專家丹尼斯·海斯寫給劉德天的信中說:“中國有像你這樣的人在保護鳥類,真是難得。”在當地,黑嘴鷗協會被稱為“傻子集團”。劉德天卻不以為然:“我們這些志願者愛鳥護鳥不計成本,不圖回報,有人可能覺得我們傻,但這種傻很真誠,很可愛。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傻子’能加入這個大家庭,讓更多的黑嘴鷗翱翔在藍色的天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