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中國經濟,究竟是春江水暖,還是嚴冬將至?對待這樣的問題,華爾街投資經理們的選擇向來具有風向標意義。
數據顯示,一個由國際著名投行高盛追蹤的“新興中國股”資產組合在2015年上半年取得了高達23%的收益。而在另一個“傳統中國股”組合中,即便是表現最好的股票,同期收益增幅也僅為2%。
資本市場的信號,為觀察和判斷中國經濟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如今的中國經濟,正處於引擎迭代、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伴隨中國政府加速落實各項改革創新措施,中國新經濟已漸入佳境,悄然崛起為對衝下行壓力的新興力量,為中國經濟圖景投下最耀眼亮色。
海外媒體近日紛紛援引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11月中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4.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和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51.7%和11.7%。
法國巴黎銀行則在一份中國經濟深度觀察的研報中說,雖然近年中國一些傳統經濟部門出現調整,但中國電商銷售收入正以每年超過50%的速度增長,電影票房收入年均增速則超過40%,新型商業和文化產業開始迅猛發展。
電商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認為,伴隨中國消費結構升級,未來中國電商發展將更加開放和多元。有賴於中國政府創造的利好大環境,眾多電商企業贏得了走出國門、打通全球供應鏈、實現雙向流通的歷史機遇,讓中國企業有機會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成長為全球競爭者。
對於這種現象,英國《金融時報》近日評論說,隨著“硬”、“軟”兩個層面的創新推進,中國的居民消費潛力得到很大釋放。如果只片面關注那些面臨困境的行業,將會低估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期刊文指出,中國電子商務是個大贏家,現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比美國的更大。據諮詢公司福裏斯特預測,中國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到2019年將突破萬億美元大關。
澳大利亞創新金融研究院院長郭生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目光停留在過去,顯然無法縱覽中國經濟全貌,應該看到中國經濟當前的諸多新意,比如“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他說:“這些熱源將帶來中國新經濟的春天。”
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趙煒顯然感受到了新經濟的春意。作為西安一家知名光電高新企業的負責人,他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的項目涉及新材料、高端製造、物聯網和大數據,這契合了國家發展戰略。總理一直強調創業、創新的重要性,如今知識密集型產業成了香餑餑,過去是我們追著投資跑,如今是風投追著我們跑。”
視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小軍是一個80後的草根創客,他的公司業務十分“酷”,主攻虛擬視覺效果增強技術。他告訴記者:“我沒有任何背景關係,是政府的‘雙創政策’給了我機會。公司獲得辦公場地支持、研發費用補貼和政府創新基金支持。現在創業環境好、門檻低,創業氛圍濃厚,我們對以創業謀求美好未來的信心很足。”
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瀚納仕高管蘭熙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近些年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遷離中國,影響了部分就業崗位,但眾多創新型高科技公司的涌現,帶來了很多新的工作機會。有數據表明,中國產業結構和就業市場正在發生很大變化,新經濟正在承前啟後發揮重要作用。”
對於中國經濟而言,新和舊並非割裂對立,而是彼此聯通、相互促進的。正如李克強總理上月在《經濟學人》上撰文指出的那樣:“結構性改革不僅是尋找新的增長點,也包括提高傳統產業的競爭力。”
英國投資諮詢機構伊科斯崔特公司創始人史密斯指出,服務業的命運與製造業密切相關。伴隨“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等規劃的不斷落實推進,中國的“舊經濟”部門完全可以鳳凰涅槃、歷久彌新,並催生更多生產服務型企業,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對此,中建鋼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歐陽超深有體會。他說:“像我們這樣的傳統企業正煥發新活力。目前,公司已建成多個綠色建築示範項目,為整合上下游關聯企業資源、形成新型產業鏈打下基礎。可以說,新技術帶來了新需求、新價值,極大拓展了企業生存發展空間。”
通過優勝劣汰、升級迭代、吐故納新,中國經濟正呈現出一派積極進取的新氣象,在激發增長、創造就業、帶動創新、助推環保等諸多方面展現巨大能量。中國新經濟的勃興態勢,值得全世界點讚與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