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展”香港開展

新华社

text

(記者牛琪)由國家航天局和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共同主辦的“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展21日在香港科學館開幕,展覽以嫦娥三號任務為重點,用20多組實物模型和互動展品,全面展現了中國探月工程和航天科技發展的成就。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實施10年來首次舉辦的主題展覽活動,探月工程展首站選擇香港,向公眾開放至8月24日,之後再赴澳門與內地展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21日下午與訪港的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張建華會面,並感謝國家航天局及各協辦單位為展覽提供珍貴展品。

梁振英祝賀國家的探月工程取得豐碩成果,對香港的科研團隊能夠參與嫦娥三號探月工程表示十分高興,並希望更多香港的科技人才可以在多個領域參與國家的科研事業。

7月21日,主禮嘉賓為“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展揭幕禮剪綵。新華社記者 黃本強攝。

在當日香港科學館舉行的開幕典禮上,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嫦娥三號任務的成功,為往後的探月工程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意義非常重大。

林鄭月娥說:“相信隨著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中華民族很快就能踏足月球,在月球表面採集樣本,進行更多科學研究,為人類的宇宙探索帶來新的希望。

中國的探月工程於2004年正式啟動,命名為“嫦娥工程,並於2007年及2010年分別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實現繞月探測,為降落月球蒐集更多資料。

本次展覽共展出20多組實物模型,包括嫦娥三號的著陸器、“玉兔號月球車、長征火箭、人造衛星、模擬發射場和遙控月球車,以及特別為本次展覽製作的互動展品。香港市民通過這些展品,可以認識嫦娥一、二、三號任務取得的成果,以及中國探月工程和月球的普及科學知識。

7月21日,觀眾在“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展上觀看展品。新華社記者 黃本強攝。

香港科學館館長陳淑文表示,今年是人類踏足月球45週年,希望透過本次展覽,讓香港市民認識近10年來中國的探月成果。

在展覽專設的科普互動展區,參觀者可以通過遙控月球車親身體驗探月之旅,通過虛擬天文望遠鏡觀看月球面貌,還可以親身測量自己在太陽系各行星上的不同重量。

使用操縱桿和主監察熒幕,一輛1:3大小的“玉兔號月球車模型便可以在模擬月面場景上作前後左右移動和原地轉動,觀眾不用身臨其境,就可以體驗地面控制中心如何操控“玉兔號月球車。

7月21日,觀眾在“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展上觀看月球地貌儀。新華社記者 黃本強攝

在另一個展臺,觀眾可分別托舉3個圓球,感受同樣品質的物體在火星、地球和月球上的不同重量;現場的天文秤上,體驗者則能感受自身重量在不同行星上發生的奇異變化;而在太空漫遊電子留言板上,人們更可以隨時寫下“飛向藍天和“我想去月球等探月心聲……

同時,展覽也介紹了香港參與嫦娥三號任務的科研工作,包括由香港理工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專家合力研發的“相機指向機構系統和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研發的“月球地形測繪新技術。

據介紹,前者安裝於嫦娥三號的著陸器頂部,協助拍攝月貌全景影像,以及監視“玉兔號月球車的釋放過程及其月面運動;後者則協助分析著陸區的地形地貌和選取著陸點,為嫦娥三號的成功登月作出貢獻。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王志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胡建中等嘉賓,也出席了當日的開幕典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