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香港茶楼不好做,广东的蒸笼小镇着急了

界面新闻

text

过去半年,香港餐饮业举步维艰。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今年第三季度香港食肆总收益价值的临时估计按年下跌11.7%至264亿港元,是自2003年第二季非典爆发以来最大的按年跌幅。此外,香港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由今年7月至9月的2.9%上升至8月至10月的3.1%,从事餐饮服务活动业的人士的失业率上升至6.1%,处于六年来的高位。

沈辉的公司有超过90%的订单来自香港,作为多年合作伙伴,沈辉通常习惯是不收订金。2019年下半年,货至香港后,沈辉试过有几个月没有收到回款。“听香港客人说,那边情况差,很多酒楼都倒闭了,不知未来(的情况)会怎么样。”

沈辉来自广东罗定市泗纶镇。你或许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是香港绝大多数茶楼的蒸笼都来自这里。作为中国最大的手工蒸笼输出地之一,泗纶镇蒸笼产值在2018年达到2.5亿元,出口占到八九成。

正在晾晒的蒸笼。

沈辉的第一个客户是香港沈兴记。按他的描述,鼎盛时期,香港超过三分之二的蒸笼来自香港这家公司,其中货源大部分出自泗纶镇,“当时,镇子上每月发往香港的蒸笼需要10辆东风车才能装载完。”沈辉说。

90年代,茶楼在香港遍地开花,对蒸笼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相比金属蒸笼,用竹蒸笼蒸食物的好处在于蒸汽不倒流,不容易积聚蒸馏水,利于保持食物的原味,同时,用青皮编织的竹蒸笼清香扑鼻,颜色看上去也让人更有食欲。

一些“识食”的香港人开始在广东等地寻找优质的蒸笼加工地,经过一番考察,他们找到了泗纶镇。泗纶镇盛产罗竹,种植面积多达6万多亩。由于有着独特的清香和不错的柔韧性,

“泗纶镇在那个年代很穷,以农业为主,劳动力便宜,香港人那么远跑过来就是为了可以压低成本。”泗纶镇恒兆蒸笼公司老板张霞说,她的第一个客户也是香港人,在泗纶采购的蒸笼会用塑料薄膜包好,装入纸箱,香港采购股进行贴牌后,销往港澳或海外的茶楼和豪华酒店。

除了市场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之外,蒸笼生意似乎还停留在手工生产时代。

泗纶镇竹蒸笼百分之九十为手工制作,看似简单,实则工序很多,需要技术娴熟。一个蒸笼的制作流程大致分为几个步骤:选材、开料、削片、定型、扎笼圈和编底。但工序细化下来包括裁、劈、剖、削、撕、匀、刮等十余道,针对订单的要求不同,编织技法又有粗、细篾货的不同。

泗纶镇蒸笼家庭手工作坊。

目前,泗纶镇的蒸笼公司(商户)和当地家庭作坊之间仍采取合作模式,即公司统一采购罗竹原料,送到张海生夫妇这样的家庭作坊。每家作坊承担不同工序,公司定期进行核验回收,再完成后续的拼装、打磨、打包以及装箱流程。

56岁的张海生在泗纶镇制作蒸笼近30年,是当地的老师傅之一。她和妻子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八九个小时。张海生坦言,一个工人一天的收入都不会超过100元。以大蒸笼的笼圈举例,公司回收价为每只2元,一天可以制作50个左右。如果想多赚一些,晚上就得继续加班,周末也几乎不休息,这样一个月下来夫妇俩才能拿到一万元左右收入。

家庭作坊内,工人正在制作蒸笼。

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做蒸笼,所以当地制作蒸笼的基本为中老年人,“他们动作渐渐慢了,工作效率不高,而镇上又几乎没有年轻人可以接班顶上。”沈辉曾统计过,泗纶镇上全职制作蒸笼的90后,绝对不超过10个人。

也不是没有想过开展工业化,早在五年前,张霞和广东、北京等地的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就已有过合作,希望开发电脑数控的开竹开片机器、蒸笼外围制作机器等。可是由于属于非标品(基于特殊性不能在市场广泛推广),导致研发费用高企,一台机器从几百万到一千万元不等,张霞对此感到吃力,公司没有足够的费用支付。

“工业化难点主要在竹子削皮。即便已有分竹器,但还是依赖手工操作,而且竹子大小不一,厚薄不一,又外硬内软,对机器的要求很高。如果前期做好工业化,其它步骤都可以流水线去做。”张霞对界面新闻说,公司一直在积极投入,尝试用机械化来代替部分手工,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化进展慢,产能跟不上实在迫在眉睫。张霞最近这几个月都顾不上新订单,策略还是先稳住老客户,“一般下订单之后,我们最快要在15天或30天内交货,所以先满足过往顾客的订单。”

贴牌之后准备发往新西兰的蒸笼。

香港局势的影响,催生了张霞将部分生意转回内地市场的想法,她希望公司未来三成蒸笼产量供应内地。而在内地蒸笼市场的竞争中,泗纶镇蒸笼行业不占优势。

最大的挑战来自广州、福建等地的蒸笼加工厂,它们的蒸笼多为半成品加工而成,蒸笼连接处会使用胶水等其他材料固定。使用的也不是罗竹,而是毛竹,所以蒸笼表面光滑,受到酒楼的欢迎。

“这样制作的蒸笼不仅耐用,比我们泗纶的蒸笼还便宜一半。虽然蒸煮食物没那么环保,但国内餐饮行业没有像海外那么严格,酒楼自然会先选择他们(的蒸笼)。”沈辉说。

过去一直以来,包括恒兆在内的泗纶镇大多蒸笼公司都在做贴牌生产,利润较低。李婷承认,“我们之前一直做贴牌,要保证对方(采购方)利益,所以恒兆虽然有自己品牌,但在内地市场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蒸笼。”

电蒸笼组合。

张霞计划借助电蒸笼将恒兆的品牌打出去。电蒸笼,也就是在蒸笼的基础上,增加像电饭锅那样的加热底座,这样组合之后,售价达到400-500元一套。张霞认为,电蒸笼会让泗纶蒸笼更容易走进了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而不仅仅只是在酒楼里使用。

此外,张霞想让竹制产品逐渐丰富起来,从单一蒸笼制品逐渐向一次性餐具发展,包括利用竹蒸笼生产的余料来加工竹签、竹筷子等,以此增加产出,提高收入。在电商快速发展的今天,恒兆和电商还没有挂钩太多,目前只在淘宝和阿里巴巴1688上开了店,张霞坦言,没有花多少心思和人力在电商上。

恒兆公司竹蒸笼展示馆内,竹制产品正在丰富起来。

不过,他们仍然每天都关注着香港局势的新闻。谈及香港客户的特别之处,沈辉和张霞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人情味。

“粤港一家亲,那一辈的香港人对内地很有感情。每次交货后,从来不会少我们一分钱。十多年来,蒸笼价格有变动,都会提前商量。香港老板来泗纶考察,看到我们境况不好,也会加价。”沈辉说。

也多亏香港客户的帮助,张霞摸到了更多销售门路,来自东南亚和欧美市场的订单逐渐多起来,她的公司也成为了泗纶镇当地最大的蒸笼公司。

泗纶镇蒸笼加工街。

香港局势不明朗,也有人劝沈辉要开始发展香港以外的订单,他对此表现谨慎,“没合作过的散客不确定性太大,一般我们会收30%-40%的订金,还是有点不放心,以前还遇到过“走数”(赖账)的。”

“如果香港情况今年继续不好,再考虑试试海外市场,现在还是暂时还是先供应香港,稳住老客户。”沈辉还在时刻观察着香港的动向,并希望茶楼和酒店的生意尽早回暖,自己也不用再担心回款难的问题。

但沈辉仍然不太想妥协,不愿将生意转回内地市场,“如果和那些厂一样改用胶水来制作蒸笼,会坏了泗纶镇的的口碑和名声的。”

(应被访者要求,沈辉、张海生和李婷为化名;文章图片除标注之外,均为记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