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呈貢的豪華別墅區空無一人。
街道寬闊、房屋美麗,卻人跡罕至、死氣沉沉——在中國北方和東部沿海的一些城市越來越多地出現“空城的現象。
在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熱衷於造動輒規劃數十平方公里的新城、新區,但由於缺乏合理規劃,不少“新城再重蹈早前外媒報導的鄂爾多斯覆轍,成為“空城、“鬼城。房地產泡沫蔓延的風險、土地資源浪費的陰影、過分依賴土地財政的隱憂漸漸浮現。
《人民日報》記者近日對此現象進行了實地訪問。“一線海景、“拎包入住……8月28日,記者在某海濱小鎮看到,東西長達21.3公里的濱海大道靠山一側,已經開發建設了200多個樓盤。雖然天氣悶熱,卻沒有海濱度假區的人流和喧嘩。
記者走進某社區,發現社區內的棋牌室、蛋糕店、理髮店全部大門緊閉,唯一營業的商鋪是一家房屋仲介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說,這個擁有5000餘套住宅的社區現在入住率不足20%。
空置率高的同時,還有很多業主準備拋棄新城。在北方一個號稱“中國第一生態城的新區,幾年前在生態城買了房子的曹女士說:“我多少錢買的多少錢賣給你,只要不賠錢就行。 “買這房子後悔死了,附近什麼配套設施也沒有,想賣也賣不掉。
而外媒對中國“鬼城現象的關注始於鄂爾多斯。這個城市在十多年前發現煤炭資源,從而使政府獲得了充裕的現金,並建立了康巴什新區。規劃者們建起了一座巨大的行政辦公大樓,一個頗具未來主義風格的中心廣場及博物館,一座圖書館,還有兩個藝術中心。該市向房地產開發商們出售土地,這些開發商們則破土興建起了足夠30萬人口居住的別墅以及公寓社區。
但“鬼城康巴什已經不是新聞了。卡塔爾的“半島電視臺曾在2009年11月就報導了這個位於內蒙荒漠中的空城,美國《時代》雜誌後來又在2010年4月派記者走訪了這個海市蜃樓般的夢城,並拍下了許多空空蕩蕩的街景照片,放到它的網站上。
** 面子工程**
《人民日報》記者瞭解到,新城建設中,賣地建城成為一種常見的開發模式。為了建設新城,不少地方不惜承擔債務。
專家分析說,地方利益和以GDP為導向的發展思路是“造城的重要動機:借新城建設推動土地升值,地方政府獲得高額土地出讓金;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投資,拉動GDP增長,也是漂亮的政績。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資深研究員王梅說,對地方官員來說,建新城的資金來自財政收入、銀行貸款等,不是自己的錢;而且現在出口低迷,消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大的增長,投資拉動GDP增長的作用比較關鍵,所以地方政府對投資的衝動就更大一些。至於決策方面,一些政府官員不懂投資,專案不經過科學論證就上馬,造就了不少“拍腦袋的新城、新區。
英國《金融時報》之前就對中國的“鬼城現象發表評論文章:“西方城市多是工商業中心,城隨商走,中國城市則多是政府所在地,城隨官走。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在英國廣播公司網站也發表過相近的言論:“在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裡,經濟官員對於市場規律的尊重始終要讓位于對上級權威的敬畏,否則烏紗帽可能不保。這可能是造成未來中國嚴重經濟危機的重要隱患。
陳剛指,中國是一個市場經濟實施時間很短、又很不充分的國家。在缺乏現代市場經濟薰陶下成長起來的大大小小官員們很容易受到指令性計劃思維的影響,陷入大躍進式決策狀態中去。
指令性“城鎮化
《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注意到,不少地方在建造新城時,都有意無意地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為契機,將城鎮化簡單理解成圈地、蓋樓、“造城。這也反映了中國在城鎮化進程中的發展瓶頸。在盲目擴建的過程中,政府並沒有考慮到如何搭建配套設施、創造就業機會,將人們吸引到城市。
陳剛在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撰文指出,一方面戶籍制度的改革未能及時跟上而造成大量新進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的諸多不便和各種不平等待遇,嚴重打擊了後來農業人口向城鎮的轉移;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由於金融危機以後產業發展的新特點,中國的大量城市和世界許多其他地區一樣,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許多城市從產業上講並不能吸納太多從農村轉入的新勞動力,這種現象在中國廣袤的中西部顯得特別明顯。
“事實上,中國大量城市缺乏現代化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是造成指令性“城鎮化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文章說。
“城鎮化的問題核心是改革,而不是投資。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對《人民日報》說。新城建設,同樣要回到以人為本的道路上來,與產業規劃相結合,綜合考慮現實需求和未來發展。
王梅認為,遏制不理性的新城建設,首先要有透明的決策機制和監督機制,讓土地資源的開發受到監督。其次,要改變官員提拔時以GDP為主要考核目標的問題,政府的績效應成為考核的核心。此外,要提高官員的執政能力,特別是選擇、監控和管理項目的能力。“新城需不需要建,建多大?建的標準要多高?都要經過充分、細緻的調研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