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滿意莫迪帶回中國大單:做好歡迎中企準備

環球時報

text

5月16日,莫迪在上海會見中國企業家代表。新華社記者裴鑫攝

【亞太日報訊】據環球時報報道,印度總理莫迪16日結束他的中國之旅,並開始訪問蒙古國。在訪華的最後一站上海,莫迪見證了中印企業簽署220億美元的經濟合作協定,這在中印經濟關係歷史上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外媒以“莫迪從中國帶220億美元回家”為題稱,印度希望重現乃至超越中國在過去幾十年創造的“經濟奇跡”。雙方也意識到,加強兩國經貿合作,對於各自均是有利的選擇。

  

《印度時報》17日報道說,莫迪16日在上海參加“中國-印度經貿論壇”,與中國企業家進行圓桌會談,並出席中印企業相關經濟協定的簽字儀式。法新社報導稱,莫迪在簽字儀式對中印企業界人士說,“現在印度已經準備好做生意了”。在經貿論壇的主旨發言中,莫迪表示,印度積極歡迎中國企業赴印投資,“做好歡迎中國企業的準備”。16日,中印企業共簽署21項經濟協定,涉及工業園區建設與能源、貿易、金融等領域,總金額超過220億美元,另外還有5項經濟協議於此前簽署。

  

在16日與中國企業家的圓桌會談中,莫迪特別邀請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出席,還在會後拉住馬雲“私聊”。至於私聊內容,阿裡巴巴暫時沒有公開。而印度媒體猜測,莫迪和馬雲可能談到中印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阿裡巴巴模式”是印度企業非常適合效仿的。而《印度快報》17日說,印度鐵道部長普拉布透露,中國已表示將在3-4個具體領域提供援助,幫助印度建設鐵路,包括協助印度建設從新德里到欽奈的高速鐵路,完善車站設施與建立鐵路高校等。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新興市場國家,中印兩國被認為在經濟上仍處於“疏遠狀態”。印方資料顯示,中國是印度當前最大經貿夥伴,2014年中印雙邊貿易總額約為700億美元,但印度對華逆差達到400億美元,這已經成為中印經濟領域的矛盾之一。在產品結構方面,中印在國際市場上也存在相互競爭的一面。

  

對於莫迪“滿載而歸”,印度輿論表示滿意。《印度時報》表示,中國對於印度的意義不僅是近鄰,而且是在地區與國際舞臺上必須進行交往和協作的對手。印度應當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印經貿與投資關係,“讓印度的高速經濟發展得到新的燃料來源”。

  

但美國《華爾街日報》表示,印度對外開放仍“不夠徹底”。儘管莫迪一再呼籲各國投資印度,打出“印度製造”旗號,但收效甚微。莫迪上臺後著眼於推動改革束縛經濟發展的規章制度,但由於阻力極大,包括征地法在內的重大改革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因此中國投資能否進入印度市場並站穩腳跟仍值得觀察。法新社表示,印度正將中國作為模仿與追趕對象,但對於印度而言,短期內顯然難以趕超中國的經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