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人知道淘寶“刷信譽”以後

36kr

text

想必大家對今年1月底,阿裡跟工商總局的三天口水大戰還記憶深刻。當時,阿裡一架吵完,市值一下蒸發了370億美元,網友戲稱相當於跌沒了一個京東或三個唯品會。故事的結局是:阿裡將配合政府打假,雙方握手言和。而事情過去沒多久,在國內纏身假貨事件的阿裡最近又被《華爾街日報》深度報導了,話題還是“假。

這一次是虛假訂單,即淘寶賣家的刷信譽行為。WSJ對20多位賣家、刷手和電子商務顧問做了調查。文章以杭州創業者某崔先生舉例,指出他用刷信譽的方式來為其賣髮卡和時裝首飾的淘寶店吸引更多生意。

文章裡解釋了虛假訂單的“商業模式:賣家付費獲得虛假使用者,刷銷售記錄,以此讓自家的淘寶店排名更靠前。具體方式是,賣家向“刷手支付訂購產品的成本及酬金。刷手下單完成支付,賣家發送空箱子或者小玩意,刷手們則完成“給好評的動作。WSJ指出,這是虛假廣告,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都是禁止的。

文章裡又舉了某刷手團隊的負責人王先生的栗子。據王先生稱,其團隊聘請了超過1000名家庭主婦、學生和辦公室職員。在去年兩大購物節上,王先生的團隊在淘寶網及其它電子商務平臺上刷了100多萬個銷量。而除了吭哧吭哧刷記錄,賣家還可以“一鍵買下高銷量和好評記錄多的淘寶店。

關於淘寶刷信譽這回事,不僅國內媒體已經有過長期的報導了。阿裡巴巴也是坦誠承認的。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余偉民表示,2013年淘寶網路安全部門查獲虛假交易賣家約有120萬家,涉及交易約5億筆,查獲虛假交易買家帳號有800萬家,交易額超過100億元。據餘偉民保守估計,中國職業刷手約為數萬人。

只是,這對美國人來說還是非常新鮮的見聞。特別是WSJ報導之後,美國投資者對於阿裡巴巴的認識會更加全面,也許有些人還沉浸在後者史無前例的成功IPO以及之後多個季度的穩健增長。

阿裡這次遭到的曝光不禁讓人想起聚美優品。聚美去年5月份在紐交所上市,兩個月後即被指出涉嫌知假售假,股價一度跌去三分之二。好在SEC還沒有對阿裡巴巴正式展開調查,但是,一些集體訴訟恐怕還是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