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為何“不作為”

APD NEWS

text

圖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8月1日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例會,市場唸唸不忘的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靴子仍舊沒有落地。

在會後公佈的聲明中,美聯儲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活動有所減速,近幾個月來就業增長緩慢,失業率依然高企,通脹壓力則隨著油價回落而減輕,長期通脹預期保持穩定。

一方面是經濟增長減速和就業增長遲滯,一方面是通脹壓力緩解,前者為美聯儲出臺新的寬鬆政策提供了理由,後者則減少了政策阻力,但美聯儲沒有“扣動扳機,這背後既有謹慎也有無奈。

邊走邊看找準時機

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僅為1.5%,低於第一季度的2%和去年第四季度的4.1%,而且作為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個人消費開支增長明顯減弱。

伴隨經濟增長低迷的是依舊在高位徘徊的失業率。美國失業率已連續41個月僵持在8%以上,目前8.2%的水準與年初相比僅下降了0.1個百分點,而第二季度的月均新增就業崗位數量從第一季度的20多萬驟降至7萬多。目前的經濟增幅和崗位增速僅夠吸納新增就業人口,難以拉低失業率。

有分析認為,雖然經濟拉響了警報,從個人消費到製造業多項指標出現下滑,企業盈利預期不佳,但美國經濟依舊行進在增長軌道上,增速雖然不溫不火,但疲弱程度或許還不足以促使美聯儲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此外,在不少領域顯出疲態之時,房地產市場在銷量、房價和建築活動方面均呈現進一步改善跡象,這對於整體經濟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由於美聯儲不久前在6月份的例會上宣佈將“扭轉操作延期至年底,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至少將等到9月份才可能推出新的措施,這樣能有更多時間研判就業市場和整體經濟走勢,並觀察歐債危機的進展。

**貨幣政策遭遇瓶頸 **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美國經濟面臨的兩大主要逆風是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和歐債危機的外溢風險,美聯儲對這兩者恐怕都“愛莫能助,但對經濟降溫又難以袖手旁觀。

擺在美聯儲面前的難題除了選取政策時機,還有如何衡量政策效果。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超低區間3年多,先後推出兩輪量化寬鬆,後又採取“扭轉操作並延期,美聯儲為了刺激經濟可謂煞費苦心,但推出的政策效果並不持久,招致的批評倒不少。

批評人士指出,目前美國經濟缺乏的並非流動性。銀行坐擁大量閒置資金卻不願放貸,導致之前執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傳導失靈。而且目前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和住房抵押貸款利率均已處於歷史低位,再次推出量化寬鬆固然能把利率再壓低一些,但在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低迷的情況下,對經濟難說能有多少刺激作用。

除了量化寬鬆,美聯儲理論上還可以選擇其他政策工具,如進一步降息,延長低利率期限指引等,但在貨幣政策環境已經十分寬鬆的背景下,每一個選項的實際效果都令人懷疑。

有分析人士建議美聯儲跳出現有政策局限,採取更加對症的措施。前美聯儲副主席艾倫·布林德認為,美聯儲應該考慮逐步取消目前支付給商業銀行的0.25%的超額準備金利率,甚至可以考慮向商業銀行徵收存款管理費,以此來刺激銀行將更多流動性投入實體經濟或資本市場。也有人提出,美聯儲可以借鑒英國央行的思路,通過有針對性地給予願意放貸的銀行更多的融資支持來刺激信貸活動。

美聯儲在聲明中表示將密切關注未來經濟走勢,並在必要時推出新的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持續改善。有分析人士把這樣的表態視為更加明確的行動信號,他們認為,如果經濟頹勢加深,美聯儲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將只是時間問題,而這一輪資產購買計劃可以更多側重於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為房地產市場提供更多扶持。

一邊是市場對寬鬆貨幣政策的心理依賴,一邊是政策效力遭受質疑難有大作為,美聯儲有行動的理由,也有不行動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