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中國文物的另類生存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戴盈)文物,離普通人有多遠?我們在博物館的展櫃前尋找中華文明的脈絡演進,無論是宮女用過的胭脂盒還是周禮中的青銅鼎器,都隔著一層神秘的色彩,似乎依舊端坐於歷史的深處。

14日文化遺產日前夕,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新落成的中國文化中心安裝了一台特殊的觸屏設備。人們可以穿越時空,與太陽神鳥金飾、馬踏飛燕青銅器這樣的國寶級文物發生親密的“觸摸”交互。科技如何賦予了文物新的使用體驗?記者專訪了項目創作團隊。

(小標題)文物的“死”與“生”

2003年,內蒙古出土了一副遼代女薩滿的彩繪木棺。這個3米多長、以柏木製成的木棺紋飾精美繁複。然而,棺底部的木質結構已經朽壞,無法承受其上結構的重量。短暫展覽了一段時間後,只能被平鋪“沉睡”於內蒙古博物院的庫房之中。

2014年6月,距離中國萬里之外的丹麥中國文化中心,任何一個參觀者都可以在一個一人多高的觸屏上隨意點開、360度翻轉、拆解這個穿越千年的棺木,甚至仔細端詳絲綢裹布留在棺蓋內側的印記,將其放大到肉眼的極限。

今年1月,國家文物局立項“文物帶你看中國”(簡稱文物中國)的應用觸控交互系統,用三維數據全真還原了第一批36件瑰寶——地理覆蓋最北到內蒙古最南到廣東,時間跨越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清朝。

金琥珀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豐是項目技術團隊的負責人。“文物不能再生,也不可能永生。我們現在保留數據,再過兩百年看,都是很有意義的。”他說。

實際上,對於普通人而言,文物是“死”的,這不僅是說文物乃是活在過去的器物,而且能在博物館裏看到的文物也不過是中華五千年曆史遺珠中的滄海一粟,大部分都休眠於地宮或庫房之中。

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為例,在其館藏的37萬餘件文物中,常年展出的精品只有2700件左右。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安說,對於文物,你看不見,它就不存在。三維技術的還原喚醒了沉睡的文物,讓它們重新走入公眾的視野之中。

在“文物中國”項目中使用的3D技術是通過激光三維掃描獲取物體的形體尺寸,再用大量高清照片採集表面色彩紋理等數據信息,通過後期處理程序實現對文物的客觀還原。它本身承載的大量歷史信息,如文物的殘損和起伏不平的紋路、文物的材質感都看得一清二楚。“每件文物數據採集的清晰度已經能夠到達2400萬像素,接近肉眼所能接收信息的極限。”趙豐說。

(小標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初夏剛至,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明年要出國展出的文物了。

“文物出國,一般都要提前半年申報審批,要做展覽計劃。什么文物能出國,要提前派專業人士檢測文物的保存情況是否允許它長途旅行。如果是一體的大件文物,還要專門為它訂做包裝箱。沒有直航到目的地的,需要包機,一批文物至少要坐兩架以上飛機來降低風險。”姚安告訴記者,有時,一個展覽前前後後加起來要一兩年的時間籌備。

而“帶著”文物中國的36件國寶去丹麥,只需要將觸屏設備空運,再找兩個技術員隨身背著兩個硬盤,就輕鬆搞定了。

趙豐告訴記者,只要積累了足夠的文物數據,還可以定期變化展示的內容和主題。

以前,文物與參觀者之間總是隔著一塊玻璃框。觸控系統橫空出現,打破了文物和人之間的距離。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漢代的擊鼓說唱陶俑,其面部總是被鼓槌擋住了一部分,在觸屏上,你可以把鼓槌拆掉,看看他的真容。而一個巴掌高、價值上億的清代玉壺春瓶,點擊瓶身,上面的琺瑯彩芍藥雉雞圖就平鋪成近一米的畫卷供你反復欣賞。

“這不需要老外對中國有多深的認識。點擊縮放,就是一個從眼到手到心,再從心到手到眼的過程,如此他便能記住這個文物。”姚安說,“我們希望3D能先引起人們對文物的興趣,然後吸引他們來看真的文物。”

(小標題)文物中國:新人類、想像力

2012年,溫大嚴一進入威尼斯建築藝術雙年展俄羅斯館,就被鋪天蓋地的二維碼所覆蓋的墻面、地面強烈震撼。“那一年,二維碼是最火的。俄羅斯人馬上就想到用到他們的設計中,觀眾通過掃碼就能在移動手持設備中欣賞到俄羅斯文化遺產建築的風采。”

溫大嚴現在是國家文物局外事處的處長,他參與了“文物中國”項目開發的全過程。“如果說文物代表著傳統,科技代表著未來,我們需要找一個方式讓它們能在當代溝通。你不能把文物和當代割裂開來看。”

“國外參觀博物館的人群平均年齡偏大。我們希望吸引年輕人來,而觸屏是他們最擅長的。你用一種他們最熟悉的方式和他們溝通,讓文物走出神秘感,走出博物館的殿堂,像瀏覽網上資訊一樣來獲取歷史信息。”溫大嚴說。

當溫大嚴的思維向新人類延伸時,趙豐的想像空間則穿回過去。

“我們有一個計劃,想看看彩繪木棺最初是什么樣子的。經過歲月侵蝕,棺木表面的漆已經變成褐紅的了。它最初的樣子應該是鮮紅的,一定很美。”趙豐說,如果能根據三維數據採集和考古資料的信息來“復原”文物,又不破壞文物,這也會是一件有創意又有意義的事情。

下一步,“文物中國”的觸屏將被安裝在巴黎、首爾、墨西哥、悉尼、開羅等全球16個中國文化中心,進入國外普通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