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世卫组织认为欧洲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意大利、德国、瑞士、法国等多国均出现数千乃至上万确诊病例。不仅是欧洲大陆,正在处理“脱欧”后续事宜的英国本土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数已超过1500例。英国首相约翰逊领导的政府更因被曝出将以“冷酷无情”的“群体免疫”策略——“容忍疫情缓慢进展,期待大部分人感染而在人群中获得普遍免疫”,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成为众矢之的。这引起了学界和民间的巨大争议,批评约翰逊的话题成为社交媒体“推特”的热门标签,600多名英国科学家联名发表两封公开信表示现行防疫策略将导致“远超必要数量的人面临生命危险的境地。”
对此,毕业于流行病学专业、长住伦敦的小薛在15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用她所掌握的传染病学知识和实际观察指出,“群体免疫”自始至终是实验室里的概念,无法成为任何意义上的防疫政策,也没有任何消息表明“群体免疫”将成为英国官方抗疫政策。
持有英国配偶签证的小薛,目前在应急支持英国医护系统的一家慈善机构工作。在13日英国政府宣布进入抗疫的第二阶段“延迟”以来,她服务的机构因事务繁忙正在进行扩招,作为面试官的她因此忙碌了起来。而在英国政府计划采取行动隔离70岁以上老人的消息正式公布前,她所在的机构就已经在为维持照顾老人的系统正常运作做准备工作了。
在她看来,英国政府及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应对疫情的措施总体是得力的、及时的,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尚未有明显的变化,但这不意味着约翰逊政府的防疫策略无可指摘,只是批评的立足点不应是“群体免疫”。小薛表示,NHS与社会各界正在为应对新冠疫情做出巨大的努力,这一点不应因英国政府错误的政策宣导或判断而被掩盖。面对疫情,英国人并没有在“躺平”。
截至当地时间16日,英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1543例,病亡35例。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15日也在《星期日电讯报》上发文解释称, “群体免疫”不是目标或战略,“我们的战略是通过控制、延迟、研究和缓和来保护最脆弱的人群,保护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英国《每日快报》15日据此评论称,英国政府似乎已“180°大转弯”,放弃了“群体免疫”策略。
然而,小薛坦言,NHS本就因冬季流感暴发而备受压力,如今将因为新冠疫情遭受更严峻的挑战。另外,因为英国在医疗物资与医护人力上严重依赖欧洲,“脱欧”的不明朗前景或将影响英国“战疫”。
以下是小薛的口述。
英国并未“躺平”
坦白说,我始终没有找到“群体免疫”将成为英国官方抗疫政策的消息。
首先,“群体免疫”是疫苗制作上的数学应用,“群体免疫”只有等疫苗开发出来才能成立。目前,包括英国学界和世卫组织(WHO)的各方人士都已向公众做出了澄清,“群体免疫”无法成为防疫政策。
其次,并不是说约翰逊首相第一天宣布了某项(强硬)政策,第二天所有各方就会严格执行。比如说老人居家隔离的政策需要考虑老人是否回到了稳定的住家、是否有亲朋在身旁照顾,这都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的,这类政策无法一声令下就实现。其他社会福利方面与老人照看类似,都需要提出预案、分阶段跟进与完善。在政府宣布强硬措施之前,官方的福利系统与民间的支持机构恰好有了完善应急方案的时间。
最后,约翰逊政府的方案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我也认可各界对它提出批评,这可以帮助它完善防疫方案。的确,英国政府方案存在不足,比如政府如今宣布抗疫已进入“延迟”阶段,约翰逊也一直强调这些判断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那判断“延迟”的依据在哪里?官方在这方面的论证是不够充分和透明的。另外,无论“群体免疫”是政府的“真心实意”还是媒体的误读,都已经浪费了不少社会资源,让许多科学家不得不花费时间向公众解释什么是“群体免疫”。
但是,直接将官方防疫方案总结成“群体免疫”,或者认为英国各界面对疫情正在“躺平”而没有积极行动,这都是不公平、不准确的。如果说“群体免疫”真的是英国政府的方案,那他们就不应该提前宣布这类方案,反而应该鼓励人们上街、集聚、玩乐,让感染尽可能地发生。
总而言之,应对疫情很重要,但这不是社会运转的唯一项目。保证生存与居住需要稳定的收入,这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重要,他们的生计一旦中断,日常生活就无法维持。各类社会支持到位以后,“封锁”等剧烈措施也会变得更易操作。而英国各界正在为此做出努力。
NHS取消小病预约,集中应对新冠
2月初的时候,我就感觉疫情已来到了英国。记得当时有华人社群的新年游行,我劝同事们不要去,还被他们嘲笑说“太紧张”了。英国政府在中国疫情刚开始暴发的时候,就采取了机场筛查等措施,警告国民疫情进入英国本土的概率极高。
我先生是英国人,因而我持有配偶签证,是英国非永久居民。所有英国居民以及在英留学生都可以获得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服务。英国人享受NHS的服务,不需额外交钱,只需交税即可,而我除了交税每年还要交400英镑——不过这个价钱很划得来。如果我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也可以获得NHS服务。
NHS是全民医保,所以治疗及住院的过程是不用交钱的,但出院以后购买药品则需自费。另外,失业救济者、老人、难民等弱势群体可以获得购买药品的补助。
我居住与工作的地方都在伦敦市中心。根据我的理解,伦敦防疫政策由英国内阁办公室(Cabinet Office)和英格兰公共卫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负责。其他的英格兰城市与伦敦类似,防疫政策由英国内阁办公室和英格兰公共卫生部指导,具体的应对措施由各个地方议会做具体决策。
我个人不觉得英国政府上下级机构间有什么大的冲突,党派倾向的影响也不大。在新冠疫情这样一个全球级别的紧急事件里,大部分人都很配合,会听从政府发放的文件,比如关停学校与小诊所、关门消毒等措施都是由地方议会实施的。
如今新冠病毒由NHS负责治疗。每年这个时候本身就是流感季节,被称为“冬季压力”(winter pressure) ,NHS的负担很大。新冠疫情也被当做“冬季压力”的一部分。我最近还收到NHS方面取消我看小病预约的短信,理由是需要将资源集中于应对新冠疫情。这也能显示出它所遭受的压力。无论NHS能不能扛得住这次疫情的考验,我都觉得它已经很不容易了。
英国的医护物资一般还是得从欧洲进口,与医护人员一样严重依赖欧盟资源。如果完全“脱欧”,不知道会对医疗系统有什么样的影响。英国目前还没有完全“脱欧”,也算是幸运吧。
为避免传播,官方建议“先打给111”
英国官方建议,如果居民发现自己有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发热、咳嗽、胸痛、气短等),不建议直接去医院,而应先拨打111热线,或致电自己的社区全科医生咨询。
111是一个医疗咨询热线,在自己的社区医生预约已满、自己有事去不了、有紧急但不是致命的疾病时,111可以提供咨询和指导的服务,并判断病症的严重程度。远在英国本土出现新冠患者之前,官方就在推广111热线,强调有症状就要拨打111。
不过,新冠肺炎跟平常看病的过程不太一样,患者一般有条件的就会直接去找全科医生,只有在社区医生没空的情况才打111,像我们一般就是直接去社区诊所。现在因为新冠疫情暴发转而建议患者先拨打111,而不是直接去医院。一般会建议患者开私家车或者乘救护车前往医院,我最近就感觉街上救护车多了很多。
2月中旬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位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中国游客在未能清楚理解111热线指示的情况下搭乘了优步专车前往医院,导致许多人因此被隔离。出现误会是因为111热线没有讲清楚,只说“要么使用私人车辆、要么搭乘救护车”前往医院,让那位游客误以为是不应选择公交车的意思,因而就呼叫了网约车。
伦敦本来就是一个私家车不够普及的城市,一名游客又怎么可能开私家车去医院呢?我的同事们就认为这是NHS的问题,认为是NHS没有解释清楚才导致这样一个乌龙事件。
戴不戴口罩要因地制宜
欧洲普遍不建议普通人购买口罩,英国也是这样。我个人觉得,戴口罩“有用”主要是对医护人员而言,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曝光风险,人人都戴口罩可能会浪费宝贵的医护资源。
至于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不同的科学研究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举例来说,肺结核疫苗在英国是必须接种的,但在美国却不是。两国各做过疫苗实验,英国实验认为有效,美国实验认为效果很有限,两个国家因此实行了不同的政策。
从实验过程来说,两个实验的标准和过程都是严格、合规的,所以都言之成理。流行病学上的不同实验,其过程再严谨、再科学、再按部就班,也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只要能证明据此的决策是合理的,就没有问题。
英国和中国国内一样,平民也很难买到口罩。但这应该是跨国购买物资的结果,英国社会没有发生哄抢口罩的事件。
在英国,卫生宣传的重点是勤洗手与打喷嚏时要捂住鼻子——捂住之后还是要洗手。所以英国的免洗洗手液被抢购一空。英国的一些药店为此采取了限购,限制每人只能购买两瓶。我的一位同事家附近的店铺就曾有居民为了购买免洗洗手液排起了长龙,药店很快就卖光了当日存货,没买到的居民只好第二天再来。
在英国,人们哪怕只是得了小感冒,也会不来上班。他们也不会提前请假,一般都是当天早上临时发短信通知上司就不来了。请假期间无需干活,根据合同内容,还可能会有“病假工资”(sick pay)。口罩让患者可以降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不出门也同样可以。
我其实没有感觉英国人生活有明显的变化,不过我不再坐地铁上班了,改为每日步行40分钟通勤,就怕人群聚集导致传染。我工作的机构建议居家办公,但不是强制性的,并规定需要自我隔离的员工若保持居家办公的话其工资正常发放,因休息无法办公的话每周则可获得98英镑的生活补助。至于其他的企业,比如我丈夫所在的小设计公司,目前还没有开始居家办公,但已准备了居家办公的预案。另外,英国体育比赛已改行碰拳礼,不再握手了。
至于在英国戴口罩会不会让人感到侧目,我觉得这很主观。可能别人只是觉得“人群中有人戴口罩”很奇怪,就多看了两眼。
我婆婆因为看到了很多歧视东亚人的报道,很担心我,每天经常问我怎么样了。在伦敦,我并没有感受到歧视。我老公的同事倒是会因为我和他开善意的玩笑,我觉得这是不合适的,但他们也没有恶意。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