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中国,也治不了印度的 “病”

亚太日报

text

9月7日,印军非法越线进入中印边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并悍然对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中国边防部队被迫采取应对措施稳控现地局势。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指出,印方行径严重违反中印双方有关协议协定,推高地区紧张局势,极易造成误解误判,是严重的军事挑衅行为,性质非常恶劣。中方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险行动,立即撤回越线人员,严格约束一线部队,严肃查处鸣枪挑衅人员,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方面在中印边界反复做出冒进举动,或许能一时煽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暂时掩盖疫情严峻和经济衰退双重夹击的危机,但却无法转嫁印度国内深层次矛盾。

2020年是中印建交70周年,对两国关系而言尤为重要,但印方却多次做出有损中印关系发展的举动。6月15日,印度一线边防部队公然打破中印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甚至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6月30日,印度政府以所谓的国土安全为由,决定禁用59款来自中国的手机APP,并在9月2日再次禁用118款中国手机APP。8月31日,印军在班公湖南岸、热钦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线占控,公然挑衅,严重破坏中印边境地区和平稳定。此次印度突破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两军达成的相互不使用枪支的共识,在军事冒险主义的路上走得更远。

“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中国军队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日前与印度防长在莫斯科会晤时的表态绝不是一句空话。中国GDP大约是印度的5倍、中国的军事力量比印度强大得多,这一切决定了印方胆敢对中方开“第一枪”,中方就不会给其开“第二枪”的机会。

在军事冒险的边缘疯狂试探,印度图什么?这背后,是印度政府单方改变边控现状的所谓“前进政策”因素、印度国内政治生态右倾化的大气候、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下印度政治投机心理等种种原因叠加的结果。其中,最直接最紧迫的原因,是印度国内的维稳重压。

据印度媒体报道,截至当地时间9月7日,印度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420万,一举超越巴西,成为世界确诊第二多的国家,而且还有专家分析称,按照目前每日新增病例数量来看,印度或将在未来6星期后超过美国,成为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国内疫情状况愈发严峻的同时,印度经济也出现了严重衰退。根据印度中央统计局8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二季度印度经济大幅下滑23.9%。这是印度从1996年开始发布相关数据以来,最严重的季度经济收缩。

应对疫情不利和难以重启经济已成莫迪政府的软肋,并被在野党攻击,但莫迪政府的选项又极为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试图通过反复在边界问题上做出挑衅举动,制造中印军事对抗的紧张氛围,以及出台制华政策等,临时安抚国内政治反对派和民众骚动情绪与怨气,维持疫情折磨下的政治与社会稳定。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也有意借挑衅中国、炒作中国议题,来推动国内的“去中国化”的进程。2014年9月,莫迪在第一任期开始没多久就提出“印度制造”计划,准备在2025年让印度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从当时的18%提升至25%,并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计划,但效果却不尽人意。长期以来,印度在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家具以及家庭用品等廉价产品方面都较为依赖中国,莫迪政府也深知无法与中国“全面脱钩”,特别是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只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困境和社会动荡。印度政府的“如意算盘”是,通过挑衅中国、煽动对华仇视情绪,为本国产品替代“中国货”培育土壤,完成对“中国货”的一次强行替代,部分实现印度产业“大翻身”。

不过,不管印度的“小算盘”打得再响,试图用挑衅中国的方式转嫁国内矛盾都无异于饮鸩止渴。无论国际政治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在印度看来利用外部形势变化向中国套利的诱惑有多大,都无法改变一个根本事实:中印是搬不走的邻居。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10亿人口级别大国,解决国内不平等不均衡不充分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应当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关切。在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印度显然比中国包袱更大、困难更多。印度不仅承受不了打破和平的代价,挑衅中国也治不了印度的“病”。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