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西遊”文化 “大聖”再“出世”

新華社

text

新版《西遊記》海報

【亞太日報訊】明朝的吳承恩寫下了《西遊記》。數百年後,當代中國人不斷創新“西遊”文化,“孫大聖”再次橫空“出世”,俘獲世界眼光。

由周星馳監製、徐克導演的3D古裝神話巨制《西遊降魔篇2》日前正式開機。《西遊降魔篇》第一部於2013年上映,曾刷新華語片首日票房記錄,總票房逾12億,位列當年華語片單片票房第二。

同期展開攝製的“西遊”主題影視作品還有六部,分別是《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西遊記之三借芭蕉扇》、《大話西遊終結篇》、《敢問路在何方》、《西遊記-盤絲洞》和《西遊記之盤絲洞》。

《西遊記》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其衍生作品遍佈戲劇、電視劇、電影、動漫等領域。

1986年拍攝完成的電視劇《西遊記》,在今天看來,其特技已經“很土”,但仍舊深受觀眾喜愛。

每到暑假,電視熒屏上總會出現孫悟空的身影。頭戴鳳翅紫金冠,身穿鎖子黃金甲,腳踩藕絲步雲履,手拿如意金箍棒,美猴王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中國人心中。

據統計,86版《西遊記》重播了3000多次,觀看人數達60億人次。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說,這部電視劇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其思想的深厚、角色的活潑以及藝術家六小齡童的經典演繹。

如今,電影《大聖歸來》重新喚起人們對“西遊”的記憶。“大聖”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觀眾眼前:外表桀驁,內心悲情,絕不屈服,絕不放棄夢想。

一篇評論文章稱,《大聖歸來》運用現代電影工業技術手段,覆蓋流行文化元素,講述具有濃郁“中國風”的超級英雄的成長故事,契合了每位觀眾內心深處的英雄情結。

從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汲取靈感,大膽創造,合理想像,不惡搞,對經典充滿敬意,《大聖歸來》體現出了中國精神、中國氣派。

為什么“大聖”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夏學鑾說,孫悟空在某些方面代表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敢打敢拼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內核全球相通,接軌時代。

《西遊記》不僅從經典走向創新,更嘗試走向世界。

當年在電視劇中扮演孫悟空的藝術家六小齡童,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他的“西遊”夢。中美合拍的《敢問路在何方》電影項目已經啟動,六小齡童仍將扮演孫悟空這個角色。

在這部合拍片中,孫悟空從一個“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到勸誡師父“若師傅見性志誠,唸唸回首處即是靈山”皈依佛門的佛家子弟,一路保護唐僧取得真經,最終成為鬥戰勝佛。

“這部電影的亮點是探索東方文明和西方科技的完美結合。”六小齡童說,從石猴到鬥戰勝佛的過程,體現了樂觀進取、永不言敗的精神,“大聖這個東方英雄形象,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