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澳自貿協議看起來豐滿 現實卻骨感

華爾街見聞

text

【亞太日報訊】歷時逾十年談判後,中國與澳大利亞本週一終於簽訂了兩國自由貿易協議(FTA)。路透等西方媒體稱它是里程碑式的協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向澳大利亞的農產品和服務業敞開市場,澳大利亞也將放寬中國對澳豐富資源的投資限制。

但此後路透、法新社、ABC等外媒指出,FTA固然呈現了中澳貿易和投資的美好前景,但就目前協議結果和雙邊貿易的現狀看,還有一些現實的問題。

根據FTA,包括多種資源、乳製品、牛肉和家畜在內,95%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商品關稅會被取消。但由於中澳未能就放寬中國國有企業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限制達成一致,澳大利亞出口幾大主要農產品——棉花、小麥、糖、大米與油菜籽還都未獲得免稅。這些產品的關稅得在三年以後才能進行評估。屆時能否調整關稅還要取決於中國國有企業在澳投資受管制的情況而定。

澳大利亞反對黨工黨領袖PennyWong稱:“制糖業等關鍵出口產業已被告知,不要對中澳自貿協定有任何指望,工黨對此十分關注。他還說,如果協議細節確定並公佈,工黨將據此判斷是否協議符合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路透報導提到,一些專家告誡,麻煩可能就隱藏在詳細條款中。

即便解決了農產品關稅的問題,協議也未必能如澳大利亞政府期望,達到足夠促進經濟的作用。畢竟,農業在澳大利亞出口貿易中體量很小。

澳大利亞外事與貿易部數據顯示,去年澳大利亞農業對華出口額僅有36.8億澳元,僅占商品出口總額的3.89%。去年第一大出口農產品羊毛的出口額為19億澳元,而礦產品中僅鐵礦石的出口額就高達526.5億澳元。

澳大利亞礦業協會表示,簽署FTA後,中國對澳出口焦煤徵收的3%關稅將立即被取消,對燃煤徵收的6%關稅則將於兩年內徹底取消。可是,因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內港口的鐵礦石、煤炭和棉花庫存極大,對澳大利亞礦產品的需求也相應減少。路透報導指出,澳大利亞乳業目前也難以借助中國掀起發展高潮。

澳大利亞國內對FTA的擔憂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中國在澳專案會不會剝奪澳大利亞本土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是澳大利亞的經濟會不會過於依賴中國。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AndrewRobb回應以上第一種擔憂稱,根據FTA,中方的確可以聘請有經驗的中國勞動者,但前提是澳大利亞本土沒有能勝任特定專案的熟手勞動者。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史教授GeremieBarme認為:“只有過了幾周、幾個月以後才能看出FTA對澳大利亞的影響。所以對此應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此外,澳大利亞金融業對FTA也較為謹慎。他們認為,亞洲同行已在中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澳大利亞的企業可能只會涉足邊緣專案,無法在核心銀行服務業展開競爭。

一個發展更清晰的行業是醫療保健業。

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在亞洲成長最快,2005年時為80美元,2012年時已增長三倍至每年321美元。

中國希望將以醫院為主的醫療保健體系,轉變為以社區為主,以削減成本並確保普遍享有,而這又面臨缺少老年人護理及藥店等醫院之外的醫醫療提供者的問題。

發達的老年人護理業是“澳大利亞最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之一,澳大利亞商業理事會執行長JenniferWestacott稱。

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經營一家藥店的PeterHope稱,他本已計畫明年4月在北京開設一家藥店,而新規定將讓他在這家藥店以外,很快在全中國授權開設最多1,000家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