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构成“大流行”(pandemic),全球“抗疫”战开始进入到新的阶段。 截至瑞士当地时间3月12日,世卫组织已收到1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5万例病例报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过去两周,中国以外报告的病例增加了近13倍,受影响国家的数量增加了两倍。
“目前尚不清楚此次大流行的严重程度,但预计它将造成极大的破坏。虽然世卫组织花了一些时间才作出这一宣告,其实许多人早已将它当做大流行来对待。世卫的宣告只是彻底打破了那些还不认为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的人的迷思。”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资深传染病学家阿梅什·阿达利亚(Amesh Adalja)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在世卫组织宣告“大流行”之后,全球各国政府纷纷作出响应。在究竟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上,不同国家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疫情不断升级,越来越多政府必须在两条道路之间作出选择:马上采取严厉的管控措施以挽救生命,但会付上巨大的经济代价;或者采取更加谨慎的分级手段,一步一步升级措施。这也面临巨大的风险:如果疫情失控,将使许多国家脆弱的医疗系统崩溃,并导致更长期的经济风险。
眼下,留给各国政府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各国政府紧急升级应对措施
当地时间3月12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前一天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构成“全球大流行”的决定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这不是一个草率做出的决定。我们做出这个评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对疫情令人震惊的传播程度和严重程度深感担忧。第二,尽管我们不断发出警告,但一些国家在应对疫情时无所作为,让我们深感担忧。”他说。
世卫组织宣布“大流行”后,多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力度明显加强。
在疫情最严重的欧洲,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此前全国范围“封城”的基础上,意大利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关闭所有餐馆和酒吧以及大多数商店。欧洲疫情第二严重的国家西班牙的各大自治区近几日陆续宣布关闭学校。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12日的电视讲话中表示,从下周一(16日)开始,法国所有学校将关闭。作出类似关闭学校决定的还有爱尔兰、比利时、丹麦和一些中东欧国家。
大西洋另一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2日晚间宣布,自13日凌晨起,对欧洲大多数国家实行为期30天的旅行禁令。美国一些州也已经决定关闭学校、取消大型公共集会。
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对澎湃新闻表示,从流行病学专业角度来讲,世卫组织在一周或10天前就可以发出“大流行”的警告,现在对很多国家来说已经太迟了。
“如果对照世卫组织上一次宣布大流行——2009年被称为‘猪流感’的甲型H1N1流感,在(宣布大流行的)决定做出之前,甲型H1N1流感已在70多个国家蔓延了大约6个星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宣布大流行时)的规模和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上一次了。”陈铮鸣说。
尽管世卫组织已经拉响了警报,然而很多国家仍在艰难地调整着应对措施。
在英国和德国,目前仍没有全国性的限制措施。一些国家已经禁止1000人以上的公共集会,而另一些国家则没有。
法国政府也将继续允许抗议活动。最近几个月,数十万人走上街头抗议养老金改革,工会还计划在未来几周举行新的抗议活动。
在北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办公室当地时间3月12日晚确认,特鲁多的妻子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特鲁多将接受14天的隔离。与此同时,加拿大没有禁止大型公共集会和采取其他强制性措施。在上述大多数国家的机场等重要公共场所,没有实施更加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
专家:再不出重手就来不及了
“我们将看到更多的病例,情况将比现在更糟糕。当你有足够多病例的时候,你就无法控制它了。”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西(Anthony Fauci)11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作证时说。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目前疫情最严重的欧美国家,一些政府已经将防控的重点从遏制病毒的传播转移到减缓其传播速度上。这一措施背后是对公共卫生与对大范围停止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两种不同的担忧的冲突。
上述报道指出,一些发达国家的卫生当局的防控策略重点并非是阻止病毒的传播,而是注重使新感染病例的增长曲线“趋于平缓”,这意味着尽可能延缓病例的增长,使疫情在同一时间影响更少的患者,但这同时也会使得疫情的持续时间延长数月甚至数年。这样,科学家将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治疗方法和疫苗,并防止医院被大量病人“挤兑”。
在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几小时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在议会党团会议上表示,60%到70%的德国人最终可能会感染这种病毒,疫情时间可能长达数年之久。
这一结论来自以德国病毒学家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教授的推论。他日前表示,即便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德国人口中的六到七成可能最后都会感染,但是相比“感染多少人”,“传播会持续多久”才是更应该关心的问题。
随着疫情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政府必须在两条道路之间作出选择:立即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防止疫情失控,但这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或者采取更加谨慎的分级措施。在这条钢丝绳上,许多西方国家正在艰难地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
意大利此前的经历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防疫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平衡,既要防控疫情也要保证经济运行,考虑到次生灾害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意大利最初希望既能封锁住疫情的发展,又能和外界保持联系。事实证明他们没有成功,继而不得不采取最后全面封锁的手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道。
对于“放弃”遏制病毒,转向“延缓”传播的策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2日措辞严厉地提出了批评。他在12日的发布会上指出,“将疫情描述为大流行病并不意味着各国应该放弃(防控)。那种认为各国应该从遏制病毒传播转向延缓传播的想法是错误和危险的。相反,我们必须加倍努力遏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谭德塞表示,新冠疫情是可控制的。那些决定放弃采用基本公共卫生措施防控的国家最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问题,这将给卫生系统带来更沉重的负担;相反,现在各国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加以控制疫情。
“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保护健康、防止经济和社会混乱以及尊重人们的权利之间取得平衡。”谭德塞说, “世卫组织敦促所有国家采取适合其国情的办法,但是应当以遏制为核心策略。”
陈铮鸣表示,西方国家各政府的措施目前看来还是没有到位,德国、法国、英国等其他国家正在步意大利的后尘。
“现在应该要是出重手的时候了,再不做就来不及了。等到医疗服务各方面都发生‘挤兑’的情况,意大利的情况就可能重演。” 陈铮鸣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