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表中國領導人劉雲山人物特稿

APD NEWS

text

2010年7月17日,劉雲山在西藏自治區林芝縣魯朗鎮與平措一家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12月25日,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刊發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的人物特稿。

題為《“接地氣才能有底氣——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的人物特稿,回顧了劉雲山的成長和從政之路。

“我們黨開了一個好的會,有了好的綱領,定了好的目標,重要的是以好的作風、好的學風、好的文風,使大會精神入耳入腦、深入人心,變成精神力量、變成實際行動,真正落到實處。

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到北京市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就如何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聽取基層意見建議。

這是十八大以來,又一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參加的座談會。會上,再次體現了中共新一屆最高領導層倡導的清新的作風、會風。

在11月15日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65歲的劉雲山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層。

從北疆邊陲到首都北京,從新華社記者到中宣部部長,劉雲山一路走來,始終給人謙和務實穩健的印象。“接地氣才能有底氣、長靈氣,這既是他常用來要求下屬的話,也是他多年主管中國意識形態和文化發展工作的心得寫照。

** 歷經基層磨練 保持深厚百姓情懷**

祖籍山西忻州的劉雲山,出生在古稱敕勒川的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右旗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學習、成長都在內蒙古自治區這個邊疆省份。參加工作之初,他在農村學校做過教師,在農村參加勞動鍛鍊。1975年至1982年,劉雲山在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當了7年“農牧口記者。

7年間,他走遍內蒙古農牧區,走近農牧民,采寫了大量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報道。他31年前采寫的《夜宿車馬店》,至今仍被中國新聞界視為範文。這篇不足千字的通訊,生動記錄了他夜宿車馬店的所見所聞,反映了改革開放後農牧民“豐收的喜悅。這篇報道的寫作手法被當時的新聞界爭相模倣,此文還被作為名篇收入新聞院校教材。

改革開放之初,中共提倡選拔任用年輕幹部,1982年劉雲山離開記者崗位,調任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之後擔任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在1985年召開的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上,年僅38歲的劉雲山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此後,歷任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赤峰市委書記,區黨委副書記等職。1993年,劉雲山出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常務副部長,2002年出任中宣部部長。隨後,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從記者到官員,幾十年間,劉雲山不變的是他對百姓、對基層的深厚情感。1986年,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時,為調研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劉雲山獨自一人坐火車、乘汽車、搭拖拉機,進農家、住帳篷,與農牧民群眾促膝談心。他說:和群眾在一起,才能聽到他們的心裏話;和群眾在一起,本身也是一件快事。人民日報著名記者陳勇進到河套地區採訪聽到劉雲山的故事寫了“部長下鄉的報道,引起不小反響。

在中央部門履職多年,劉雲山仍每年都堅持深入基層,每個省區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在他看來,親眼看到的情況,親身體驗的事情,最具說服力。針對新聞報道中存在的“官話、套話、大話現象,劉雲山認為“新聞記者應該經常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說短話、說新話、說老百姓的話。他還常寫一些“豆腐幹的短文,為的是反對“假長空的文風。他倡導和推動全國新聞界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要求記者“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寫在人民心坎上。劉雲山認為,只有切實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我們的工作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他對“我是誰有獨到的見解,他說一個人有了權、有了錢、有了名,往往會頭腦發昏,不知道我是誰,擺不正與老百姓的關係,其實不管有多大權力和名望,在老百姓面前都應該是學生,是公僕。搞清“我是誰,才能解決“為了誰、“依靠誰。

“走轉改活動中,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媒體、從傳統媒體到新興媒體,負責人帶頭下基層、去一線,給新聞宣傳帶來一股清新之風。不僅在國內備受讚譽,也受到海外同行的好評。

不久前,根據中央電視臺“走基層系列報道改編的“中國——在現場節目在德國連續播出後,德國的編導說,片子讓他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尊重。有德國觀眾寫信說,節目讓他們“了解到中國官員關心民眾的一面。

1981年秋,劉雲山(中)作為新華社記者在內蒙古敖魯古雅採訪時與鄂溫克獵民促膝交談。新華社發。

** 倡導重在建設 增強宣傳工作實效**

宣傳工作歷來是中國共產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談到宣傳工作的特點,劉雲山曾說,宣傳工作就是堅持重在建設,中宣部實際上是個“建設部,主要負責精神建設、文化建設、思想建設、理論建設。

作為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劉雲山積極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這項中國思想理論界的標誌性工程於2004年啟動,共設有160多個課題組,吸引了3000多名專家直接參與和數萬名老中青三代學者的關注。這項工程的實施,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在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中得到充分體現。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透明度決定公信度——這句中國媒體人耳熟能詳的話語就出自劉雲山。國內外新聞界公認,過去十年中國媒體在突發事件報道方面進步最大。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僅十幾分鐘,劉雲山就親自給中央電視臺臺長打電話,要求央視進行不間斷直播,讓受眾第一時間了解抗震救災情況。在這次報道基礎上提出的“及時準確、公開透明、有序開放、有效管理、正確引導二十字方針成為中國媒體公共突發事件報道的重要原則。此後,“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成為中國新聞界處理突發事件的基本準則,這種進步也被海內外各界稱道。

輿論監督也在透明的傳媒生態中得到加強。劉雲山一直提倡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為媒體加強輿論監督創造條件,同時強調媒體的監督應當是客觀真實基礎上的科學監督、依法監督、建設性監督。近年來,中國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食品安全等問題都因為媒體報道而為公眾所了解,進而得到處理,公眾利益得到維護。

全球傳播事業近年來的最大改變,當推網際網路的興起。對於這個革命性的媒體業態,劉雲山始終持開放態度。他說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包容,中國不拒絕任何先進的東西。對網際網路首先是大膽積極利用,為了健康發展當然也要依法管理,管理是為了促進網絡信息自由、有序、安全流動。如今,劉雲山每天都要打開電腦瀏覽網絡,查看最新資訊,了解輿情民意。

2009年3月25日,劉雲山在山東省濰坊市和市民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朱崢攝。

** 推進改革創新 著力改善文化民生**

如何走出一條建設文化強國的“中國道路——無疑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重大課題。劉雲山提出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觀點得到了中國文化界、理論界的高度認同,一些網友用“卓越的戰略眼光給予評價。

文化體制改革是十年來中國宣傳文化戰線又一項成果卓著的重要工作。中共十六大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區分開來,強調以新的體制機制促進文化繁榮發展,文化體制改革在新形勢下得到大力度深入推進。劉雲山作為分管這項工作的領導,被譽為文化體制改革的“操盤手。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規劃了改革的“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海外有媒體稱,這場文化體制改革所涉及的矛盾不亞於改革開放之初的經濟改革,其成效甚至影響到其他領域。

10年來,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為建設文化強國做出了可貴的探索——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基本完成,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文化產業整體實力顯著增強,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不斷涌現,中國人對文化消費品的選擇更加豐富多樣,初步形成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局面。

改善文化民生、滿足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是文化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劉雲山反復強調文化建設要面向基層、服務大眾,努力降低文化消費門檻。這些年,他每到一個地方調研,都深入農村、企業、社區,聽取普通群眾的意見,認真研究文化服務基層、服務百姓的具體舉措。近年來,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讓許多偏遠地區的群眾都享受到文化改革發展的成果。

作為負責宣傳文化工作的領導人,劉雲山幾乎沒有節假日,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偶有閒暇,讀書是他的最大愛好。在繁忙公務之餘,筆耕不輟,經常撰寫頗有人文特色的散文、隨筆,不少文章受到讀者的好評。去年出訪非洲回來寫的《文化的非洲》,以文化的角度解讀非洲,以非洲的文化折射中國文化,發表後曾引起文化界的熱議。

劉雲山和中國文化藝術界、新聞界、理論界的許多名人,都保持著很好的私人友誼,經常交流探討一些大家感興趣的問題。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劉雲山都會為他們送上問候和祝福。

劉雲山的夫人李素芳已經退休,他們育有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