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世界银行发布了《购买力平价与世界经济规模——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报告。根据176个国家和地区提交的数据资料测算,2017年,按购买力平价(PPP)法计算,176个经济体的GDP总规模为119.5万亿美元,其中我国2017年GDP为19.6万亿美元,比美国略高0.5%,居世界(176个经济体)第1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6.4%。
中国统计学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PPP法看,我国2017年人均GDP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85.3%,在世界排名第90位,比汇率法排名后退了11位,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ICP是国际比较项目的英文简称,就是把各国以本币表示的经济活动总量转换为以统一的货币来表示。长期以来,国际上主要使用汇率法进行国际比较。不过,由于汇率主要反映国际贸易中货物和服务的货币比例关系,未考虑国家之间价格水平差异;同时,汇率容易受到国际贸易、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因此,当汇率发生较大变动时,国与国之间的比较结果就会受到影响。
PPP则是不同国家货物和服务的综合价格比率,是指一国购买基准国等量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本币数量。其解决了各经济体之间价格水平差异问题。
世界银行根据176个国家和地区提交的数据资料测算,2017年,按PPP法计算的176个经济体GDP总规模,比汇率法的79.7万亿美元高出50.0%。其中,PPP法GDP高于汇率法GDP的国家和地区有161个,占比达91.5%。
2017年,按PPP法计算的GDP居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德国、俄罗斯、英国、巴西、法国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60.7%。而按汇率法计算,GDP居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和加拿大。
与汇率法GDP相比较,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PPP法GDP有所上升,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上升更快。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我国2017年PPP法GDP达到19.6万亿美元,略超美国,居世界第一。不过,按汇率法计算,我国2017年GDP为12.1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5.2%,相当于美国的62.2%,居世界第2位。
中国统计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ICP在中国是探索性研究性的国际统计合作项目。各经济体PPP值由区域执行机构和世界银行计算得出,PPP结果不是各经济体官方统计数据。有关中国PPP值也不代表我国官方统计结果。
其次,PPP不能替代汇率。PPP为各经济体之间综合价格比率,既涵盖了可贸易品又涵盖了非贸易品价格,而汇率只涵盖了可贸易品价格。因此,不能用PPP代替汇率,也不能用一国的PPP值来判断该国汇率应升值还是贬值。
此外,按PPP法计算,2017年我国GDP居世界第一,但据此测算的中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而按世界各国政府公认的汇率法计算,2017年我国GDP总量仍居世界第二。另外,我国PPP法人均消费支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符合发展中国家普遍特点。因此,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