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熱議“全民退保” 憂港府入不敷出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香港特區政府20日公開港大教授周永新團隊提交的退休保障研究報告,建議向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每月發放3,000元“全民老年金,並由政府、僱主及僱員三方共同承擔。21日,多家香港媒體刊發評論,多角度論證“全民退保的問題所在,并擔憂港府遲早入不敷出。

錢從哪兒來?

《星島日報》社論指出,市民待上了年紀後“有錢入袋固然高興,但要自己先付款“墊支,難免捲入“錢從何來的爭議。

文章說,社會共識是讓長者在經濟上能夠過合乎尊嚴的生活,人口日益老化,這方面的訴求和需要日益增加。現時的強積金計畫,不足以應付退休開支,不少長者倚賴政府提供綜援、生果金和長者生活津貼。一些關注基層福祉的團體,包括部分政黨,紛紛要求政府對退休保障作出更多承擔。

然而20日公布的《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衡量過所有方案的收支安排,無一能夠永續性自給自足,就算是周永新建議的方案,先由政府注資500億元,勞資雙方再參考強積金制度,額外供款繳交“薪俸老年稅,累積的資金池過了2025年的高峰期後,就會滑落至2041年只餘135億元,需要透過政府再注資或提高供款比例等途徑開源。

根據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轄下的長遠財政計畫工作小組推算,本港人口老化,就算不增加任何新福利,到2029年就會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要靠動用儲備、加稅或舉債來彌補。老年金涉及的額外開支,就由新增的“薪俸老年稅填補,實際作用就是透過新稅,來推遲政府出現結構性財赤的日子。

《新報》社評稱,總商會總裁袁莎妮不贊成人人都可領取相關退休金,亦擔心退保方案的延續性,因為推行全民退保的國家,現在皆因為財政上不能延續,需要押後領取退休金的年齡,或者是降低金額,令到全民退保最後變成“隱性稅。在未來,年輕人將要面對“一路供、一路加的局面。

社評說,錢不會從天上白白的跌下來,所有的這些退保支出,都是要從社會中付出來,問題只在於由誰來付,付不付得起這筆錢,如此而已。

如果由僱主和僱員付出,那一定會增加社會開支,減少經濟活動,也會直接影響到現時市民的生活質素。如果由政府付出,長期而言,政府也決不能夠付出這筆開支,結果不是加稅,就是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也許兩者均發生。

“全民退保還是“貧民退保?

此外,多家媒體同時提出,退保不應適用于“全民,資源應用在需要的人士身上。

《經濟日報》評論稱,資源未用在刀口上。 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原則,是錢要花得其所,善用資源幫助最有需要的人。 惟此方案不論貧富,一律派錢,無疑是在幫助基層長者安老之外,連經濟能力良好的中產長者、甚至家財億萬的年長巨富,亦可雨露均霑,此顯與社會保障必須扶貧濟困的原則,有極大落差。

《星島日報》社論亦指出,全民老年金用意良好,但涉及開支甚大,當局可以考慮縮窄受惠範圍至比較有需要的人士,探求一套能夠自給自足和克服到政治阻力的退休保障方案。

《文匯報》社論稱,貧窮問題重在對症下藥。為保證社會福利用得其所,當局應堅持將有限資源針對社會最有需要人士的原則,研究設立集中支援貧困長者的機制,向符合資產審查的長者提供退休補貼。這既易調節利益矛盾,取得社會共識,又能避免財赤風險,維持政府對社會福利的長遠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