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好的产品。 徐静 摄
中新网成都7月14日电 (王爵 徐静)14日,在四川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贫困户周淑芳端坐在绞线机面前,将工友们穿好的一缕缕单股铜芯线按照规定通过仪器绞成三股合一的多股铜芯线。不一会,她的操作台上就堆满了绞好的电线。每天,周淑芳都会和工友们来到连接器生产厂上班。对于59岁仍未出过远门的她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成为工薪一族,有着相对稳定的收入,生活充满了希望,“跟着张老板干,不得吃亏。”
据了解,工友们口中的张老板,名叫张军,生于1982年,今年38岁,他老婆叫张连,生于1986年,今年34。2018年,张军和妻子在威远严陵镇兴家村办起电子厂。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解决了本村及邻近的联合村、建立村等村及城镇周边300多人的就业问题。看着越来越美的家乡,越来越富裕的乡亲,张军更加确定,当初返乡创业的决定是正确的。
张军是兴家村本地人,从2002年起,他辗转浙江温州、昆明等地,从打零工、挑鹅卵石到灯会制作人员,工资最高时能达1万元左右。随着在外漂泊的日子越久,张军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浓。2017年底,张军和当时也在浙江一家电子厂上班的妻子商量,“能否回家创业,带领当地群众一起致富。”
张军与老婆二人交流产品制作方法。 徐静 摄
出于对夫妻二人的信任,电子厂老板答应免费提供技术设备,原料由张军组织人员组装加工,厂里负责回收。张军兴奋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自己的母亲。母亲连连道好,希望他们能多提供些岗位出来,解决更多人就业。老人也将儿子、儿媳要回家办厂的消息“传递”了出去,希望想就业、能就业的乡亲们都能来应聘,并承诺“没技术没关系,我儿子他们把技术免费教给大家。”
张军说,那年回家时已临近春节,妻子经过所在公司领导的同意,带回了2万多条单股铜芯线。“行李都没怎么带,都改装铜芯线了。”张军还记得,铜芯线运回来后,他们夫妻俩拿到村上教大家如何装配,绝缘体胶布该如何粘贴。
“那天来了50多名村民,年龄最大的已有70岁。”在现场,只要想学一学、试一试的,张军都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干得了。”在培训人员的同时,张军抓紧建厂,并找到村干部要了一份村上贫困户的信息。“自己最想吸纳就业的贫困户们还没来。”在学员中未看到贫困户的身影,张军带着诚意开始挨家挨户拜访,希望他们到厂里工作,并承诺自己绝不会亏待他们……
检测产品。 徐静 摄
贫困户付运南就是张军请来的。起初,因为年龄大了、眼睛不太好,学了一段时间,付运南就不想来了。“我当时接线老是错,也报废了很多材料,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付运南说,但张军一直没有责怪她,反而给她调整了工作岗位,和周淑芳一起负责绞线流程的操作。“最高的时候,工资能拿到1000多元,关键工作环境还不错,夏天风扇吹起,茶水不间断供应,冬天电热炉烤起,而且还能每天回家照顾家人。”
其实,村民们并不知道。刚开始“营业”那会,张军每晚都要带着妻子、母亲对当天加工的产品进行复检和重新作业。“那会,每天都有上千根错位的,不是铜芯线颜色顺序不对,就是侧穿,根本无法交货。”尽管每晚都要熬到凌晨1点左右,但张军总是会安抚好家人,请他们给乡亲们多一点时间,不要打击大家干活的积极性。
开办工厂后的第一个月,张军拿到工厂结算的账款后,第一时间给村民们发了工资。发完工资,兜里只剩下3060元。如果再扣除厂房租金、水电气等费用,可以说是赔本赚吆喝,这与过去夫妻二人在外打工,随便工资上万有着很大差别。但张军还是很开心,“毕竟,乡亲们是实实在在拿到工资的。”
示范粘绝缘胶布。 徐静 摄
随着村民们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张军让技术娴熟者把产品带回家,方便大家合理利用空闲时间加工。每天一早,来“交线”和“拿线”的村民络绎不绝,张军都会在工厂前忙着检验做好的半成品,真正使农户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
据了解,张军夫妇创办的威电康电子产品加工厂,每年为附近村民增收60余万元,平均每人每月增收600元至1600元不等。现在,张军的电子产品每月发货量达到60万至70万条,营业额增长到100万元左右。张军很自豪地说,兴家村兴业的梦不是靠做出来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经验,带动更多外出人员回到家乡,带动更多村民共同富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