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新媒稱,訪問中國,經濟多少有些碰壁的種種跡象顯而易見。酒店大堂不再擠滿期待達成交易的外國人。眾多公寓空置——你可以從未亮燈的房屋得出這個結論。隨著房地產熱潮消退,曾經遍地都是的起重機變少了。
新加坡《海峽時報》8月19日發表文章稱,有人擔心中國經濟陷入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即投資者更願意持有現金,而不是將其用於投資。
感到驚訝嗎?一點也不。一些因素導致投資者在今年早些時候做空中國貨幣。他們確信,在中國貨幣大幅貶值——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可避免的——之後,越來越多的資金將流出中國。
文章稱,那些這樣做的人也許將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後悔。中國政府戰勝了這一挑戰。大約從2月起,資金外流似乎已減少。外匯儲備保持穩定,維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顯然,中國人民銀行似乎處於更有利的位置,能夠允許人民幣在不引發資金過度外流的情況下上下波動。即便如此,未來幾個月,關於喬治·索羅斯等人預測中國將硬著陸的言論不會消失。
文章稱,但這個大規模經濟體內正在發生一些事情,它們指向了一個並不黯淡的未來。是的,當反彈趨勢到來時,它可能不僅會令全世界感到意外,甚至還將讓全世界倉促迎接這一挑戰。
從中國傳來的最好消息是,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長達四年的通縮即將結束,因為它成功地削減了一些重要部門的產能,使得供給與需求更加接近。事實上,上月生產價格比前一個月略微上漲,其中金屬價格領漲。同樣地,在鋼鐵行業,曾經導致中國在全球市場傾銷產品的產能過剩已得到削減。
經濟再平衡正取得進展,儘管一些人認為進展步伐應該更快些。消費正穩步增長。中國如今是最大的汽車市場,超過了美國。它還是最大的iPhone手機市場。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使人們沒有察覺到這一繁榮趨勢,因為它發生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去年,阿裏巴巴的營業額比前一年增長了約40%。本周,美國投行高盛公司發佈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正在打造以消費為基礎的新型經濟。
在許多方面,中國正向價值鏈上端移動。高盛公司指出,1995年,在排名前五的中國出口商品中有鞋類、服裝和玩具,20年後,則是通信設備、自動數據處理器、傢俱和珠寶。
而且,中國正在打造自己的世界級公司。在中國,優步公司屈服於當地競爭對手滴滴出行。大量科技公司興起,吸引人們關注其創新性。正如英國《經濟學人》週刊最近指出的,世界上沒有什麼能與微信相媲美,它融合了語音聊天、遊戲、流覽資訊和支付功能。
產品品質和服務標準如何呢?這些也在提高。文章稱,最近,有媒體引用一家市場研究諮詢公司亞太地區負責人傑夫·布羅德裏克的話說,他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內”,中國汽車與外國汽車之間的品質差距將消失。
去年,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超過了50%。在中國,服務標準也在提高。
文章稱,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有這些不會在一天之內、也不會在一年之內發生。但總體來看,它們都預示著一個將成為強大競爭者的中國,不僅在我們已經熟悉的領域,也在那些其他人認為自己佔有優勢的新領域。毫無疑問:中國正在重振旗鼓。為迎接疾風做好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