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不长,却被太多新闻刷屏。亚太日报依据全球用户阅读数据,每周六推出中、英文每周热点新闻。理清每周世界大事,看清造就历史的每个细节。
过去一周,你应该知道的。
1.新一轮纾困计划有望敲定?美众院拟在2月底投票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18日表示,众议院打算在2月底之前通过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法案,以在失业援助计划到期之前延长发放救济金。
佩洛西表示,她希望“在下周末的某个时候”对纾困法案进行投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18日宣布,将在22日把其他委员会各自提出的法案条款合并,并对该法案进行投票,这样就可以在下周末之前在众议院进行全院投票。
一些共和党人支持一项较小规模的法案,但是控制着国会和白宫的民主党人拒绝缩减规模。如果国会在未来几周内不采取行动,大量民众可能会失去失业救济金。每周300美元的联邦失业补助和扩大保险资格的规定将于3月14日到期。目前已有超过1800万美国人领取了失业救济。
民主党人的计划将把联邦失业金提高到每周400美元,直到8月29日。法案还将扩大疫情期间为自雇员工和零工提供福利的失业计划。
这项法案还将向大多数美国人直接发钱1400美元,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每个孩子最多可获得3600美元。它还将为国家疫苗接种计划投入200亿美元,为州和地方拨款3500亿美元等。
尽管总统拜登此前表示希望推出两党合作的新冠纾困方案,并暗示愿意提高发钱资格门槛,但白宫最近的言论表明,拜登现在倾向于快速推进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
2.马克龙号召欧美向非洲捐疫苗:各国最少拿出3% 美国果断拒绝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洲和美国应该紧急拿出3%到5%的库存新冠疫苗支援非洲。他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同意,计划说服美国,他还打算在19日举行的G7视频峰会上,提出这一建议。不过美方已坚决拒绝。
据法新社18日报道,马克龙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提出上述计划。他承认包括法国在内,欧盟目前新冠疫苗接种速度较慢,而且面临短缺,但强调支援疫苗不会影响各国接种疫苗的整个节奏,甚至不会延误各国一天的接种时间。
马克龙还表示,该计划与“疫苗外交”无关,也不是权力博弈,而是公共卫生问题。“如果不帮助地中海周边、中东和巴尔干半岛的邻国,欧洲国家将永远无法重新开放。”然而报道指出,美方坚决拒绝了马克龙的提议,称在美国有充足的疫苗供应前,不会向发展中国家捐赠任何新冠疫苗。
3.文在寅接见8名新任驻韩大使 吁支持朝鲜半岛和平进程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KBS)报道,韩国总统文在寅17日在青瓦台接受8名新任驻韩大使递交的国书,并呼吁他们积极支持朝鲜半岛和平进程。
递交国书的8名大使分别来自蒙古、芬兰、欧盟、哥斯达黎加、以色列、肯尼亚、尼加拉瓜和澳大利亚。
文在寅在接见8名大使时表示,2021年是韩国和朝鲜同时加入联合国30周年,韩国政府将竭尽全力与朝鲜展开对话,力促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希望今后各大使继续予以积极支持。
文在寅还指出,2021年对所有人来说,是需要克服新冠疫情的一年,但这并不仅意味着回归过去,而是应“通过包容性的恢复,走向崭新的未来”。为此,国际社会应展开紧密合作和互助。
4.拜登任内首次与内塔尼亚胡通话 讨论地区安全问题
美国总统拜登17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讨论双边关系和地区问题。
这是拜登上任后首次与内塔尼亚胡通电话。美国白宫当天发表声明称,拜登在通话中向内塔尼亚胡明确了他以往对以色列安全的“坚定承诺”,表示将继续巩固包括防务合作在内的两国各领域的伙伴关系。
声明说,双方讨论了就地区安全问题继续进行密切磋商的重要性。拜登强调美国对以色列近期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支持,同时强调努力促进包括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在内的整个地区和平的重要性。双方还表示,将继续保持战略合作以应对地区面临的诸多挑战。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当天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内塔尼亚胡与拜登的通话持续了约一个小时。除双边关系和地区问题外,双方还就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交换了意见。
5.巴西确诊病例累计破千万 居全球第三
巴西卫生部当地时间18日19时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天巴西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1879例,累计确诊突破1000万,达10030626例;新增死亡病例1367例,累计死亡243457例;累计治愈8995246例。目前,巴西已成为继美国和印度之后,全球第三个累计确诊人数超过1000万例的国家。
去年2月26日,巴西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年6月19日突破100万例。从累计500万例确诊病例起,每增加100万例病例用时不断缩短,从900万例增加至1000万例仅用时21天。
从今年1月18日起,巴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截至2月18日,巴西接种第一剂疫苗的人数已达5614633人,占该国人口总数的2.65%。其中,接种第二剂疫苗的人数为883379人,占该国人口总数的0.42%。目前,由于疫苗短缺,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阿雷格里港、库亚巴等多个首府城市的接种工作被迫暂停。
塞阿拉州从18日起全州实行宵禁,每天晚上22时至次日凌晨5时禁止市民上街。该州当天还取消了所有学校的线下授课。
目前,巴西累计死亡病例数仍位居全球第二,排在美国之后。疫情最严重的圣保罗州累计确诊病例达1949459例,死亡病例达57240例。此外,米纳斯吉拉斯州、巴伊亚州和里约热内卢州累计确诊分别超82.2万例、64.3万例和56.6万例。而首都巴西利亚所在的联邦区累计确诊也超过28.7万例。
6.意大利新任总理马利奥·德拉吉携内阁成员宣誓就职
当地时间2月13日,意大利新任总理马利奥·德拉吉携内阁成员在总统府宣誓就职,这标志着该国持续一个月的政治危机得以解决。大联合政府中共有23名部长,其中8人为技术官僚,其余分属五星运动、民主党、联盟党、力量党等党派。依照法律程序,新政府将于下周前往参众两院寻求信任投票。
今年1月13日,因不满意孔特总理的执政表现,前总理马泰奥·伦齐领导的意大利活力党退出执政联盟,执政联盟在议会参议院失去绝对多数地位。为避免被动局面,孔特1月26日向总统递交辞呈。经过数轮磋商,意总统马塔雷拉于本月3日决定授权德拉吉出任组建新内阁。
德拉吉现年73岁,是意大利著名的银行家、经济学家,曾任欧洲央行行长。
7.以色列国防军开始军演 对空袭叙利亚拒绝评论
当地时间2月15日早晨,以色列国防军宣布从当天凌晨开始,以色列空军将进行名为“加利利玫瑰”的军事演习,为期三天。这次空演的主题是模拟在以色列北部边界的战争,以色列战机空袭在叙利亚境内与伊朗有关的战略哨所、打击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保卫以色列领空免受入侵、以及情报搜集等多种战况。
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在军演期间,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计划和执行过程以及后勤技术能力进行全面测试,保持空中连续作战能力和优势。
就在以色列国防军宣布进行军演前几小时,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报道说,15日凌晨,以色列对大马士革机场及周边进行了空袭。反政府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以色列空袭造成至少六名叙利亚士兵死亡,不过这一说法遭到叙利亚官方的否认。
与以往一样,对于叙利亚国家电视台的空袭报道,以色列国防军不置可否,拒绝对这一空袭事件发表评论。据报道,自2011年以来,以色列国防军对叙利亚发动了数百次空袭,理由是叙利亚境内驻有伊朗的永久性军事基地。
8.缅甸警方依据《缅甸灾害管理法》追加对昂山素季指控
当地时间2月16日下午,缅甸根据《缅甸灾难管理法》第25条追加对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的指控。根据该法条,昂山素季可以被处以不超过三年有期徒刑,也可并处罚款,据了解内比都泽布迪瑞镇法院已受理了该指控。
缅甸总统温敏也被依据《缅甸灾害管理法》第25条起诉,出庭时间定于3月1日。此前,由于在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内比都的住处搜到了非法进口的对讲机,所以根据《缅甸进出口法》第8条起诉,触犯此项法律应被处以不超过三年的监禁或罚款,或监禁并处罚款。
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已指派律师钦芒佐为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进行辩护。
9.美国前第一夫人宣布办公室“开张” 未透露工作内容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当地时间12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妻子梅拉尼娅·特朗普宣布设立“梅拉尼娅·特朗普办公室”。
据报道,名为“梅拉尼娅·特朗普办公室”的社交媒体账户上,发布了唯一一条帖文写道:“梅拉尼娅·特朗普宣布设立‘梅拉尼娅·特朗普办公室 ’。”但并没有透露她将在那里做什么。
美国前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上转发了该帖文。
据此前报道,梅拉尼娅·特朗普计划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设立自己的办公室,将自己倡议的“成为最好”(Be Best)项目继续下去,她一直在积极推广该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主要是向儿童和未成年人宣传健康生活,聚焦社交媒体的安全使用以及预防药物成瘾和药物依赖等方面。
10.阿斯利康疫苗获批在韩国上市
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与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17日正式获批在韩国上市。同一天,韩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过600例,刷新一个多月以来纪录。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17日说,阿斯利康疫苗是首款通过韩国卫生部门最后一道质量关卡的新冠疫苗。
韩联社报道,阿斯利康疫苗1月10日取得药品批准文号以后,启动上市审批流程。食药处把通常需要2至3个月的审批时间缩短为20天。
这次获批上市的疫苗由阿斯利康公司委托韩国制药商SK生物科技公司生产,将用于下周开展的接种工作。
韩国定于26日启动疫苗接种。韩国疾病管理厅厅长郑银敬15日说,政府26日起组织疗养设施内未满65岁入住人员和工作人员接种第一剂疫苗,目标是为27.2万人接种。
韩国政府2月至3月不安排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阿斯利康疫苗,拟于3月底进一步确认这款疫苗临床试验结果。
按照接种计划,35.4万一线医务人员和7.8万流调、防疫、检疫等工作人员将分别于3月8日和3月22日开始接种。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