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都遭“蝗虫围城”,民众敲锣打鼓放鞭炮驱蝗

澎湃新闻

text

当地时间27日,印度首都新德里及周边多座城市“天色突变”——黑压压的蝗虫群铺天盖地般袭来,其中在德里与古尔冈,成千上万只蝗虫聚集在一起飞行,形成了一朵长达2公里的“蝗虫云”,遮天蔽日。为应对蝗灾,新德里市政府通知辖区内各县政府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并部署工作人员指导并协助民众通过燃放爆竹、敲锣打鼓等方式驱散蝗虫并杀灭。

“蝗虫围城”

据《印度时报》(TOI)27日报道,蝗虫群形成于26日上午,在拉贾斯坦邦首先被发现,当地部署了消灭蝗虫行动。随后剩下的蝗虫重新集结,并到达了哈里亚纳邦以及德里地区,后于27日到达了新德里南面的古尔冈(Gurugram),德里农业部蝗虫预警组织向媒体表示,蝗虫群是在当天上午11时30分左右进入古尔冈的,“虫群正从西向东移动,朝哈里亚纳邦的帕尔瓦尔进发。”农业部官员古拉尔(KL Gurjar)说道。

视频画面显示,蝗虫在古尔冈上空漫天飞行,犹如纷飞的柳絮席卷了整座城市,其中有不少蝗虫密密麻麻地停留在公园里的草木以及周边建筑的屋顶上,除此之外,多处住宅区内也出现了成群的蝗虫。

现年56岁的古尔冈市民卡普尔(Atul Kapur)27日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他自己上次看到这样的蝗虫群至少已是40年前,“小时候我们常常称它们为‘Tiddi’,还会制造出很大的声响来驱赶蝗虫群。”

噪音驱蝗

TOI刊文指出,为应对蝗灾,德里政府27日下午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应对首都沙漠蝗虫威胁,南德里与西德里的发展秘书、县长以及农业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德里劳工和发展部部长戈帕尔·赖(Gopal Rai)27日已下令要求“德里南部与西部的各县政府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并要求农业部官员前往古尔冈实地调研。

一位参加了灭蝗会议的官员透露称,之所以要求首都部分地区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是因为已有一小群蝗虫到达德里南部的阿索拉·巴蒂。

目前,德里政府已要求农业部向所有县提供详细的蝗灾应对建议书,为德里可能遭遇的蝗灾作好准备。据农业部发布的建议书,德里森林部被要求派出工作人员,帮助民众在室外通过音响或广播系统播放DJ舞曲等音量较高的音乐,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此制造高分贝的噪音,驱散蝗虫。

TOI报道称,蝗虫一般在白天飞行,在天黑后才会安定下来。为此,蝗虫控制团队正不断追踪它们,并趁蝗虫被驱散后停歇下来的时候展开灭蝗作业。

蝗灾或持续数周

CNN报道称,此次蝗灾是在5月初从印度邻国巴基斯坦境内开始的,之后蝗虫群于6月初进入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当时,数百万只沙漠蝗虫形成的虫群长达7公里,并侵入印度的5个邦,以寻找食物。蝗虫群首先破坏了拉贾斯坦邦的农作物,然后扩散到了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中央邦。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6月20日警告称,印度在未来四个星期内应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因为在春季长大的成年蝗虫和其他蝗群当下仍然持续在印巴边境出现,“同时,由于季风带来的雨带尚未到达印度拉贾斯坦邦,因而蝗虫群中很大一部分将继续向东扩散,席卷印度北部的几个邦。”

资料显示,印度国内共有4种蝗虫,其中沙漠蝗虫移动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所以被认为是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之一。成年沙漠蝗虫每天可以飞行150公里,进食量超过其体重(约2克)。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群(约4000万只蝗虫)每天的食量相当于3.5万人的食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巴基斯坦与印度相继爆发蝗灾之前,沙漠蝗虫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已在东非与中东肆虐,其中东非更是爆发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蝗灾。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称,沙漠蝗虫威胁日益加剧或与气候变化以及地区冲突持续有关。多位专家指出,蝗虫的繁殖速度与土壤水分和食物供应量直接相关。

当前的蝗灾可以追溯到2018年与2019年的印度洋气旋季,彼时多个猛烈的气旋给阿拉伯半岛带来了大量降水,这使得沙漠蝗虫“史无前例地快速繁殖了至少三代”,且当时未被各国发现。此后,蝗虫群扩散到了东非、中东和南亚,造成严重影响。

FAO曾于今年4月对此警告称,鉴于东非受灾国有近2000万人已经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中东的也门也有1500万人食不果腹,假使无法有效遏制蝗灾,那么这将对区域食品安全和生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可能导致严重苦难、流离失所和紧张加剧。此外,伊朗的情况同样令人担忧,新一波蝗虫群已在该国出现,并蔓延至巴基斯坦与印度。

BBC报道称,假使不加以控制,沙漠蝗虫将破坏粮食供应,并可能导致饥荒。 目前,喷洒农药是杀死蝗虫的最有效方法,但与此同时,印度日趋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拖累该国应对蝗灾的努力。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截至27日,印度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29577例,其中16103人病亡。印度目前是亚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疫情第四严重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巴西与俄罗斯。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