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七普人口总量多于“预计值”,因此前存...

界面新闻

text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0.53%,比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滑0.04个百分点。

界面新闻采访的多位人口学专家表示,这一人口总量比此前的预计略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认为,人口总量多于年度抽样调查的“预计值”,与往年人口抽样调查时存在漏报有关。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了研讨会,翟振武在研讨会上以《"七普“数据质量与新的人口“变化”》为题进行了前述分析。

翟振武介绍,普查区别与其他各种调查的最大区别,就在与“普遍调查” ,所以普查质量的最核心指标是“漏登率” 。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漏登率分别0.056%、0.07%、1.81%、0. 12%、0.05%,国际上一般把漏登率是否超过3%作为衡量普查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漏登率低于3%,均属于质量较好的普查。

他介绍,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几次普查漏登率基本都在1.5%到3.5%之间。我国历次普查质量都比较高,但第七次人口普查能够把漏登率能够控制在0.05%,“显然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成功”

翟振武解释,在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之间进行的都是每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利用抽样比推断人口的总体,总会有抽样误差的存在。这次普查不是抽样,而且是高质量,低漏报,所以导致了一些与抽样调查略不一样的结果。

按照每年人口出生和死亡的数据变化,可以预计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应该增长到14.04亿左右。但这次普查的人口总量是14.178亿,多于预测值,“显然,这是这次普查低漏报率,或者说高质量的一个结果。”

他解释,漏报率的改善更突出表现在青少年人口的数量和相对比例上。按照2019年的调查,中国0-14岁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6.8%,但是,这次普查的结果是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18%,比2019年增加1.2个百分点。原来是比例下降,现在是“上升”了。中国人口更“年轻了。”当然,这不是因为青少年人口"增加",而是主要普查低漏报率的结果。

翟振武介绍,漏报率的改善还体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与比重上。2019年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为18.1%,现在为18.7%,“人口更老了”。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却下降了,现在是63.4%,2019年是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