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文化,比較可怕——文化產業發展再思考之二
(作者袁海興)眼下“開發依然還是個熱門名詞,從早期的經濟開發到現在的文化開發,中國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始終是無與倫比的。中國的經濟騰飛可以概括為兩個關鍵字:改革與發展,所以政府有個很權威的部門叫做發改委。“改革暫且不表,單說“發展中有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開發。開發開發,開了就發;所以全國上下,上至國家級開發區,下至縣鄉級開發區遍地開花。當然有許多成功的經典,但也有不少至今仍是風吹草低不見牛羊的。當然這是30年前的事了,我是個不願提及舊事的人,以前的一切不管怎樣都得歸零,從今開始,展望未來,我想每個人都當如此。
我所擔心的是,當下的文化開發千萬不要再摸一次石頭過河,因為我們的“改革到現在,“開發到現在已經而立之年了,往後更當不惑!如果不是看過好幾個開發規劃書我不會杞人憂天,如果不是跟一個想去澳門做點事的朋友聊天,我也不會衝動地說這些揪心的話,文化開發如果沒有文化真的比較可怕。
一本本開發方案,一個個開發意向書、協議書或者合同,無一不體現開發者的用心良苦……這是我最近看到的一些開發專案介紹。但仔細一看,仔細一想,那些專案幾乎雷同。無論一個區域規劃還是一個新城規劃都不外乎商業綜合體、寫字樓、酒店、美食一條街……與以前經濟開發不同的只是把工廠企業變成了影院、動漫或是人造旅遊業。這就是所謂的文化開發?我不由得想起中國的許多城市,如果把名字去掉,走進去都覺得就在同一個地方。我也不由得想到為什麼梁思成先生對北京拆了城牆是何等的痛心疾首!包括我們那些好不容易保留下來的古鎮,千篇一律的商業、商販,千篇一律的旅遊紀念品又讓人何等的無奈……
終於等來了文化強國的夢想。文化開發只是這個夢想的一部分,但沒有文化的文化開發真的比較可怕。再好的一個專案開發,再好的一個區域規劃,如果沒有文化的魂作為主線,就算所有的引進專案都是珍珠都難以串成一個項鏈。這也是全國各地幾年來因為開發不慎至今留下多少“空城、“死城的原因吧。
澳門博物館。資料圖
想去澳門做點事的朋友跟我聊,如果他有機會開發一個專案或參與一個區域的規劃,他一定會把博物館作為主線,作為核心內容去串,去融合,去粘合當今一切現代服務業。因為他非常認同一個名人說過的話,新中國成立至今的60多年,前30年是精神過剩物質匱乏,後30年是物質過剩精神匱乏,我們能找到彌補這兩個極端的中介體嗎?因此,想去澳門做點事的朋友堅信博物館可能就是這樣的中介體。博物館不僅僅是文化傳承、普及知識、教育民眾的場所,還當是粘合一切現代服務業的產業!
集購物、消費、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廣場綜合體——萬達廣場。 資料圖
猶如國內比較成功的萬達廣場,它為什麼能成功?是因為它迎合了互聯網時代現代人的心靈需求。現代人可以足不出戶瞭解世界,但現代人畢竟還是社會的人,具有社會屬性的人一定需要社交,需要相聚,需要體驗甚至需要彼此呼吸的氣息……於是,集購物、消費、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廣場綜合體便成了現代人心靈的去處。
想去澳門做點事的朋友跟我說,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大力推動澳門產業的多元化,改變博彩業一枝獨大的指導思想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博彩業只是財富的再分配,如果不與其他產業融合並不能創造新的財富。尤其可貴的是當下澳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更是高瞻遠矚的英明決策,不僅能讓文化產業創造新的財富,更能提升澳門的國際形象,提高澳門的國際影響力。如果以博物館為核心內容,建成一個博物館小鎮或博物館新城,再將現代服務業融入到每個博物館中,一定會成為現代人真正的物質與精神高度融合的心靈去處!
作者簡介:
袁海星,原現代快報總經理,現為南京大學奧美研究院副院長